即時文摘

【教育政策】公平社會還需公平教育(文:楊志剛) (10:51)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特區政府每年投放180億元於8所獲公帑資助的大學。這筆天文數字的資源,是否公平地分配、合理地投放?

其他文章:「環境保護」的時代轉變 (文:林超英)

教育局於上周公布,本地中學畢業生人數預料將由下學年的5.21萬人,下降到2020/21學年的4.35萬人。畢業生人數下跌,導致自資院校收生不足。有個別院校的學位課程錄得零收生,令人不忍卒睹。但這只是收生的晚秋將盡,一旦進入收生的寒冬,情况不難想像,因為對自資院校來說,學費是它們主要的經費來源,收生不足,就是財赤。

據無綫電視本周初的調查報道,現時8所獲公帑資助大學,7所有開辦自資課程,但市場萎縮,約一半出現虧蝕。而不獲公帑資助的自資院校,因為缺乏公開的財務資料,未能作全面評估。但無綫電視在公司註冊處取得部分院校年報,發現有院校虧損過百萬元,甚至過千萬元。其中當然包括明德學院因收生不足、嚴重虧損,已經黯然回歸母體香港大學。

公平教育精神 在乎公平機會

自資院校如樹仁大學、珠海學院、明愛學院等,懷着教學理想,多年來讓數十萬香港青年實現升學夢。而這些自資院校近10多年來的發展,部分原因是政府的政策鼓勵,例如:政府在聘任公務員時,帶頭提升副學士資歷的認受程度;修訂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助自資院校提升質素;擴大專上學生資助計劃,以助副學位畢業生修讀自資學位或銜接學位課程(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EDB(MPE)CR 8/2041/04)。這些措施應予肯定。

根據2015年中學文憑試成績,有約35%的考生,亦即2.5萬名學生,合乎升讀大學本科生的資格。他們應該全屬180億元專上教育資助的目標受眾。如果以最簡單化的資源分配方法,就是透過教育機制,把這筆公帑平均分配給這2.5萬多名學生。但這做法並非完善,就好像被瑞士人民所摒棄的「有錢大家分」做法,會導致「做是三十六,不做也是三十六」的均等主義,窒礙人類前進的積極性。公平教育的精神,在乎公平機會,而非公平結果。教育就是提供公平的機會,而非平等的結果。

一刀切 兩極化

公平的教育,就是讓不同才能和不同天分的學生,都可以入讀適合他們才能和天分的大學。這2.5萬準大學生的才能,是廣闊而連續的才能光譜,有些適合升讀樹仁大學,有的適宜升讀嶺南大學,亦有的適宜入讀香港大學。他們於畢業後都會貢獻社會,讀大學時都應該獲得切合他們不同才能與天分的公帑資助。但是現行的教育資助制度,卻是一刀切、兩極化。8所公帑資助大學的平均教學成本是每名學生每年2.3萬元。在2.5萬準大學生中,約1.6萬名學生入讀這八大院校,他們每年交學費4.2萬元,獲公帑資助逾18萬元。

自資院校的教學成本約每名學生每年6至8萬元。學生付全費,政府零資助。被政府一刀切而屬於「其餘」的9000多名準大學生,就因為文憑試成績差一兩分,變成另類。他們不是文憑試落榜生,而是考獲升讀大學資格的學生。他們不獲公帑資助,並不合理。

公帑資助大學每教1名學生,自資院校可以教4名。政府就算是給這些學生全費資助,也是上佳的社會投資。况且教育局剛公布新學年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接受報名。香港學生能獲資助升讀內地大學,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他們選擇本地自資大學,不是也應該獲資助嗎?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原文載於2016611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世紀.音樂眼:費城樂團的聲音(文:李歐梵)

其他文章:【Lancôme風波】不吃中國飯也不能砸中國鍋(文:曾志豪)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教育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