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街知巷聞:跟着鬼婆去街市(文﹕陳嘉文) (10:15)

天時暑熱,街巿豬肉檔的檔販剛給一個外傭賣過豬肉,「Hello!」, 檔販轉身一望,一個金髮鬼婆挽着有兩棵葱伸出的購物袋,前來買排骨,檔販笑逐顏開,與她像老朋友般碰碰手臂,問她排骨要多少,鬼婆流利地說「要一斤」——香港教育學院剛升格為大學,這個大學校長夫人Christine Cappio自稱鬼婆,並不覺得這是一種歧視。

其他文章:【古蹟塌牆】青磚之罪(文:黎佩芬)

她來自法國,居港三十年,有人說,要看一個外國人與香港有多融合,聽她的廣東話就知道,這天我多認識了一個方法:跟着鬼婆去街巿。

法國媳婦 瞞住奶奶逛街市

有個中文名叫張雪婷的Christine,認同外國人想真正認識一個地方,應該逛一逛當地的街巿。

三十年前,Christine與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結婚,嫁來香港。起初,張母不讓Christine去街巿,說街巿總是濕漉漉,路邊停滿貨車,而且,當時的Christine仍未會說廣東話。但那時候她會自己偷偷去,覺得街巿裏的所有事物都新奇,與法國的大不同——首先,這種規模的街巿,在法國,每周才營業一天,從早上八時至下午一時,平日要買菜的話,就只能到小檔,或超級巿場。而街巿看起來稀奇的食材、陳列的方式,如果認真追索,其實可以看到一個地方的天文地理、文化、價值觀。

一般居港的法國人,住在港島,出入中環灣仔,「去九龍新界,他們已覺得好像遠行」,平日在家都煮家鄉菜。但Christine嫁了香港人,入鄉隨俗,絕大部分時間煮的是廣東菜,三十年來,從灣仔搬到置富,住過北角九龍塘火炭,現在住在大埔,笑說愈搬愈近內地,「與港島的距離大約是二十五公里,與深圳呢,二十公里」。

初到肉檔 不知怎買豬肉

這天她帶我們做最地道的事,看她的香港生活:到幫襯了幾年的大埔墟街巿買餸。看Christine買一次豬肉,就知道她早已融入香港的生活。就聽她買豬肉的幾分鐘跟檔販說什麼吧——「排骨」、「豬𦟌」,她已學懂香港人如何理解一隻豬的不同部位。她說,初來港時,豬肉檔是其中讓她印象深刻的地方,「肉沒有包裝,就懸掛在豬肉檔裏,沒標籤說它是什麼部位、什麼價錢,根本唔知點買」。香港人,怎樣表達要什麼肉呢?她發現,可以跟店家說明部位,或者說烹調方法也可以,「用來炆的、用來煲湯的,他們就會明白」。至於「一斤」,這個單位,同樣令外國人一頭霧水,「一斤有十六両,半斤有八両,一斤大約是六百克,不過我現在都不用在腦裏轉換單位來理解了,一斤有幾多分量,我已有概念」。

湯水反映港文化

要認識一個地方,Christine認為認識食物是其中一個方法,「本地人吃什麼、喜歡吃什麼,幫助我欣賞香港人的文化」。問她最喜歡什麼菜式,她說她愛喝湯。「起初覺得肥膩,因為都用肉煲嘛,但現在很喜歡,冬天愛蓮藕湯,夏天就冬瓜湯。」她說,湯也能反映香港人一些文化,例如「媽咪煲湯」代表一種家庭關係,另外食療、進補也代表一種健康的概念。

檔主一見她就笑

跟着Christine去買餸,她第一時間是來菜檔買菜。在大埔買菜,她只到這家,很少會去別的菜檔,不是因為特別便宜,「這間的檔主好好人﹗」當然質素也不錯,所以才一直沒想過轉換店舖吧。問她要買什麼,她的口吻十足本地人:「唔知道呀,看看有什麼好吧,或者白菜,近來好靚。」來到菜檔,檔主看見她就笑起來。她首先拿起一大塊薑,然後又要了一袋蒜頭和一袋乾葱,說這些每星期都要入貨;然後買了一束紫葉莧菜,「用薑炒,加好多蒜,咁就ok啦」,不消五分鐘,她就買好一大袋,盛惠四十元,「我其實都唔知道佢點計數,佢話幾多就幾多,反正不太貴,信得過就好」。孤陋寡聞的我,看看她袋中的戰利品,原來還有一條不知名的瓜,「這是白瓜,檔主教可以煲湯、可以煮,落肉片、鹹蛋」。另外還有一紮豆角,「用豆豉炒﹗」

其他文章:【中國人權】新‧傲慢與偏見(文:傳曉君@法政匯思)

最深刻:豬肉過肩摔

如果街巿能看到一個地方的文化,那麼香港的豬肉檔該有一定代表性了。對於一個法國人來說,要到豬肉檔買豬肉,是一個挑戰,首先,豬肉沒有逐件包好,就一件件懸掛在豬肉檔裏,沒名牌、沒價錢,「根本唔知點買」。不過,她不認為這樣賣肉不衛生,事關她腸胃本來就格外敏感,但從未試過因為吃了這樣售賣的肉而肚痛。

豬肉檔裏,被吊起的不止豬肉,還有內臟,不惡心嗎?「你知道嗎,那時候我為了儲錢買機票來香港,曾在法國的街巿做了八個月兼職,負責賣內臟。」不過,Christine倒有一件事記得很深刻,初到香港不久,她在街巿突然有人請她讓開,她轉頭一看,是一個男人,肩上托着一隻已劏的豬,「就在你身邊行過,然後把豬一嘢撻在豬肉檔裏﹗」她說她並不怕這種場面,但那一刻的確有點驚訝,「在法國街巿,會有另外的通道給他們出入,不會就在你身邊這樣走過」。

漂亮豆腐檔 法國沒有

來香港以前,Christine不是未見過豆腐的,她說她曾在法國超級巿場看見,一度以為那是乳酪——直至來到香港,又與「乳酪」見面了,才知道這原來是豆腐。後來,她在街巿見過一些豆腐檔,覺得「有特色,又很漂亮。在法國沒有賣豆腐的檔攤」。

搬到大埔後,Christine仍會買豆腐,不過改到搬進巿政大廈的店舖買。這天,豆腐底下有一箱用水浸着的豬紅,Christine沒感到驚奇,說法國也有這種食物,不過會做成香腸才賣。檔主教她,豬紅不用煮太久,最重要先煮好想要的汁,例如沙爹汁,再下豬紅,這才好味,或者可用來打邊爐。「打邊爐都得?好啊,下次試吓,我們好鍾意打邊爐。」

新奇食物:香港紅蘿蔔特別大?

初到香港,Christine喜歡一個人溜到街巿,覺得街巿裏的所有事物都很新奇,包括大部分我們每天都吃的菜心蘿蔔——沒錯,法國也有紅蘿蔔,但原來法國的一般都較幼小,她第一次見到香港的,驚訝有這樣大的紅蘿蔔。「其實法國有好多種蘿蔔,有的是圓形,有的是粉紅色,不過沒有青蘿蔔。」香港菜檔賣的菜,另一個特色是很多有葉的菜,菜心、芥蘭、莧菜,「法國也有葉菜,但不夠香港多,例如菠菜,還有一種像白菜,莖也是白色的,但比香港的白菜長得多」。

豆腐檔是另一個充滿新奇食物的地方,「除了豆芽外,這豆腐檔攤還有一些在我看來很奇怪的東西,比如滿是皺紋的球狀東西,後來才知道那是油豆腐;還有黃黃的像紙張一樣的東西,之後才知道那是腐竹」。

有趣陳列:雞蛋金字塔 好震撼

除了食物種類千奇百怪,香港街巿另一個震撼Christine的,是貨品的陳列方式——「例如egg pyramids,雜貨店的人,居然可以把雞蛋砌成金字塔,這在法國真的沒見過,或者香港人流多,很快就會賣清,所以不怕收檔時怎把雞蛋放下來吧。」Christine在她的書裏寫,或許因為空間逼仄,店家惜地如金,不願意浪費一吋空地,所以除了街巿的雜貨店,五金店和藥房也值得一逛,「店裏店外,架上架下,貨品堆得無處不在,有些已經堆到天花板上了」。

另外,肉舖也是充滿驚奇的地方,「切好的大塊肉都掛在金屬鈎子上,這裏既沒有冰箱也沒有冰塊,奇怪的是,天氣那麼熱,居然沒有蒼蠅……」

文:陳嘉文

圖:陳嘉文、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原文載於201665日《明報》星期日生活。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初戀無限Jam》廢青打Band重生記(文:皮亞)

其他文章:斷.捨.離——難斷物慾的反思(文:殷琦)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