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少年滋味》你們不知道的事(文:程思傳) (15:03)

有人說,少年不識愁滋味。久而久之,這被視為金科玉律,而這種誤解,經年以後,成為今日少年坐困愁城的由來。少年的愁,從來不被正視,不被肯定,就如一家長所說,「辛苦的不是他們,辛苦的只是我們」。

其他文章:「環境保護」的時代轉變 (文:林超英)

面對家長贏在起跑線的期望,同儕間比併競爭的慾望,社會充斥不公義的絕望,難道少年就不配有愁嗎?

張經緯的《少年滋味》以一場破健力士世界紀錄的合唱為開始,紀錄了身處其中九個少年人所面對的問題。九個少年,年齡不同,從10歲至24歲,從在學至工作,大大小小,各有難處。

他們的愁,或多或少,來自家庭。有的因着家庭的缺憾,從小就無法公正地看待自己的存在;有的在其他地方出生,以新移民的身分在這個城市生活,遭遇了其他人的歧視;有的正如我們所知道,承受着家人的期望。

沒有報紙新聞所見的誇張,但面對家長的要求,少年依然有點無可奈何,尤是讀小學的一群,無法反抗,無法爭論,只得接受。於是,問她想要什麼,她答了一個與年齡不符的「自由」。在她眼中,「連奴隸也有望向天空的自由」,這樣無心的一句,彷彿說明她連這個機會都沒有。

離開家裏,回到學校,又是一個戰場。有趣的是,成績在戲內着墨不多,反倒音樂(又)是導演強調的重點,有的夢想以音樂為事業,卻遭家人反對;有的自覺離開中學,就難以繼續唱歌;有的卻企圖以音樂為她擺脫欺凌的出口。

站於依賴與嘗試獨立的邊緣,學校變成了就讀中學的一群討論理想與現實,現在與未來的場所。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相信,從此以後,他們只得放下音樂,升上有前途的學系,踏上一般人期望的軌迹上,為未來幾十年打拼。

離開學校,投入社會,捱過了家庭的壓力,理清了未來的路向,少年依舊愁眉不展。工作,生活,政治,往往磨損少年的意志。最叫他們無奈的是,無論他們如何向前探望,卻看不到出路。這種無望不是個人能力的問題,而是這一代的集體失落,不是一句「廢青」就能蓋棺定論。

在報章上,少年脆弱;在其他人口中,少年是驕生慣養的代名詞,予人的印象從來不佳。《少年滋味》不是少年的自白書,沒有也無法充當代言的意圖,只是嘗試探討時下少年所面對的問題。導演以七十多分鐘,探討九個人的故事,展現他們的不同面貌,輕輕的,不深入的。

對於依舊無法理解少年一代的人來說,這電影只是一道門,推開了,看見的是一個接一個茫然的臉孔──他們不應被人一概而論,他們怎樣怎樣,有什麼問題。當鏡頭對準每一個人的時候,留心細聽,背後有的是一個個不同的故事,有的滿有辛酸,有的有血有淚──既然如此,誰又有資格地說一句,少年不識愁滋味?

(原文載於評台網站。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通識導賞﹕香港「去政治」管治由雙十暴動引出(文﹕黃熙麗)

其他文章:在集體卸責的時代談責任的必要(文:陳家洛)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