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張德江訪港】多問(文:陳星) (11:07)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3日,用意是看、聽、講,他講的,大家這幾天都聽到了,在巍然矗立的水馬陣及天各一方的採訪區下,到底他看到的、聽到的有多少,是否有偏看偏聽,就令人抱有懷疑,起碼他在約50小時的行程中,就至少聽不到記者的片言隻語,無法從記者口中了解市民大眾的心聲及訴求。

其他文章:領導人與香港人的距離有多遠(文:陳惜姿)

領導人訪港,張德江此行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雖云社會形勢不同,今非昔比,但叫人不明不白的是,即使有需要採取空前的反恐級別保安應對,有需要防記者如防洪般對待嗎?

從上周二至周四的3天裏,第一天張德江抵埗於機場發表簡短講話,不設記者提問環節,有帶黃毛巾的記者受到「區別」對待;同日下午,他與特首梁振英在酒店閉門會面,記者自然沒有份兒;接着他在政府總部聽取政府高官匯報,以及到發展局視察,同樣是採取閉門形式,記者只能根據政府新聞處發放的有限片段及圖片,了解到張德江的部分發言及行程大概。第二天張德江到灣仔會展出席一帶一路論壇,現場保安森嚴,記者連在場內自由活動都不被允許,更遑論採訪了;下午張德江一行到科學園參觀,由聯合採訪隊拍攝,採訪區設於100米開外,記者以200毫米的長鏡拍攝,也只能攝得丁大的主角身影,即使記者喊破喉嚨,想必也引不起領導人的關顧。最後一天,張德江與各界人士大合照,並往訪老人院及公屋,同樣的只有官樣片段或聯合採訪隊拍攝,文字記者頻撲3天,沒機會接觸領導人不在話下,甚至連一個提問的機會都沒有,結果廣大市民及讀者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圖片及片段,內容單一,細節欠奉,與新聞採訪自由可謂背道而馳。

安全第一,陳星相信沒有記者會有異議,問題是反恐級保安與新聞採訪是勢不兩立的嗎?難道沒有可以中間落墨的地方?警方不是信誓旦旦說會在反恐保安與採訪自由之間謀取平衡嗎?難道這就是他們眼中的平衡?某些場合可能的確風險奇高而要特殊看待,但是另一些場合如在政總視察,如到科學園、公屋參觀等,為何一樣要把記者拒諸門外呢?要是有人視記者為洪水猛獸,怕會令領導人尷尬,那豈非今後凡有領導人出現的場合,都不適宜安排記者採訪?

明年便是香港回歸20周年,如無意外,國家主席習近平應會來港出席紀念儀式,但願屆時多看、多聽的主旋律,不會因種種橫生的雜音而走調,記者能發揮天職多問。

(原文載於2016523日《明報》世紀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張德江訪港】策略性調整非政策改變(文:劉銳紹)

其他文章:【文革五十年】文革在某種意義上說,它並沒有結束(文:胡發雲)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張德江訪港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