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天窗外,星火存——寄語安裕(文:紙石頭) (10:27)

報紙開天窗,據知有兩種情况,一是統治者實施新聞審查,把敏感文章臨時抽掉,編輯來不及找另一篇補上;二是作者為了抗議某些事情,只留下聊聊數語的宣言或抗議原因,以求觸目與共鳴。

第一種幸好從沒遇過,也許2047年前還有機會開眼界。第二種則在這陣子接連出現,原因大家都知道。我雖體會這些作者的義憤和心意,但身為讀者,總覺得那空蕩處少了一點東西,也覺得眼下極權者要管槍桿子外,還要管筆桿子,想把香港報紙最終一律變成黨報,那我們更該珍惜彈藥,用筆桿捍衛言論自由,以文章作匕首投槍。

其他文章:繼續寫下去,是對安裕的最大支持(文:葉健民)

我贊成葉建民先生《繼續寫下去,是對安裕的最大支持》的觀點(見明報新聞網)。要是作者想抗議而認為幾句話足以說明一切,則不妨把其餘空白讓出來。所謂專欄是屬於作者的,只在作者寫文章的前提下才成立(正如近日東北規劃引起的土地抗爭所示,土地該屬於在上辛勞耕作的農民)。文字作者固可選擇罷寫,但與其放着大幅空位不用,何不讓給別人?七百萬人之中,能寫專欄的有限,讀者希望看到的不僅是作者的表態,更是別人的觀點分析和思路視野。像上周兩位作者趙崇基《守下去》或塵翎《文明的力量》,前者表達儘管小人當道仍希望「守得一分得一分」,後者道出受到恐襲後需要的不是仇恨,而是「更開放的社會更多的民主」。安裕事件只是香港每天不公不義的冰山一角,我們有必要擴大戰線,也有必要在揭露黑暗之外謳歌善良。

其實安裕本人是最有理由開天窗的。三千字的周記,這天窗的威力,任何「編者按」都會蒼白無力。但他只提早說「今期無稿了」,自己什麼也不爭辯不抗議,所以我們才讀到田心那篇令讀者深入認識「安裕這個人」的文章。從當時到今日,小薯記者成長了。今天的安裕,也是昔日的小薯。抗爭也需要同時代與新一代的人接力。文中雖說不必擔心安裕,但我想安裕要是因難過而停寫,不會是因自己而難過,而是因巴拿馬文件這顆超級炸彈只爆開了一次,未能在空中繼續引爆第二次、第三次而難過,因自己還有更多可為之事一下子像落空了而難過。當日「主場新聞」倒下,卻有「立場新聞」接力。姜國元被炒,但安裕還在啊。希望他能重新拿起匕首,也期待更多的安裕、不同的安裕,在各自的有利陣地繼續向敵人投槍。

文﹕紙石頭

編輯﹕劉子斌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原文載於2016年5月1日《明報》星期日生活。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編者按:《明報》集團於4月20日發聲明表示:公司需積極採取節流緊縮政策,裁減人手實非得已,是次裁減涉及業務和編採部門人員,當中包括高層人員;公司希望盡快渡過此困難時刻;明報編採方針保持不變)

其他文章:請加東版明報向作者道歉(文:陳惜姿)

其他文章:炒姜不明白 耳鑑不足信(文:梁享南《明報》前員工)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