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懂得降溫的勇氣與智慧——向明報職工協會學習(文:任建峰) (11:11)

自從《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被解僱後,明報職工協會發動了各種抗議行動。近日,高層終於「還招」。他們一方面堅決不撤回解僱姜國元的決定,但同時又請了一位被視為有「江湖地位」的人上任代執行總編輯、承認與員工溝通有待改善,而鍾天祥亦就解僱姜國元的處理手法致歉(但他的誠意就被姜國元質疑)。

其他文章:《明報》的傷疤(文:李慧玲)

面對高層的招數,工會有兩個選擇:他們可以堅持要高層撤回「炒姜」的決定,把措辭及工業行動升級;或他們可以一方面繼續堅持表述其立場,但另一方面把事件降溫,然後靜觀其變。

在某程度上,行動升級會是一個較容易的選擇。在人情上,如果現在降溫的確會有種「離棄」了姜國元的感覺。在氣勢上,如果能趁有部分員工還在「戰鬥」狀態而把行動升級,工會就能向一些在近期不斷批評工會軟弱的人有個交代。但工會選擇了我上述的第二條道路。這個決定看來是困難的,因為無論是在內或在外,工會就這個決定一定會被千夫所指。他們會被視為放棄了姜國元,他們會被視為軟弱,他們會被視為「投降派」。

縱使這一切,我個人仍完全支持工會的決定。

首先,從一個企業管理的角度,如果高層在姜國元被解僱後不很快就撤回決定,然後找人做代罪羔羊(在那情形下,這人應該會是鍾天祥),這表示高層已決定無論對錯都不惜一切地堅持解僱姜國元的決定。所以,事到如今,無論明報員工怎樣做,高層都不會在現階段考慮重聘姜國元。

第二,因為各方輿論壓力及工會的努力,明報高層在今次風波上已被迫在某程度上承認工會的地位。當然,高層在這方面究竟有幾多誠意有待時間求證,而現階段大家對他們這個姿態及他們那些不具體的所謂「承諾」存疑亦是合理的;但有了今次的先例,下次再有新聞自由風波時(大家不是天真到覺得以後不會發生吧),高層亦較難不理會工會的訴求及行動。

第三,就着高層決定聘請一位被視為有「江湖地位」的人為代執行總編輯,如果工會繼續「鬥」下去,「對人不對事」的罪名就會由高層轉移到工會那邊。

第四而又是最重要的,就是基於以上各種因素,如果工會真的是把事件升級,這就會給高層大條道理去「反面」。到時他們會較容易抹黑工會及員工為不合理,因而強硬地拒絕與工會溝通及採取「換血」措施。到時,明報不單會失去一群在工作上願意捍衛新聞自由的員工(而被一群未必有同樣堅持的代替),而工業運動的失敗亦會大挫工會、員工力量,使他們抗議將來陸續有來的新聞自由受踐踏事件的能力大減,甚至被消滅。

懂停一停 為未來抗爭作準備

遇到不明不白的不義,要堅持到底地抗爭是人之常情,而有時這堅持亦無可避免。但面對着一個複雜的形勢,工會能在面對千夫所指情况下仍懂得停一停,靜觀其變,為未來的抗爭作準備,這才是有勇氣、有智慧的選擇。與其責罵工會軟弱,政圈、公民社會與公眾人士反而應該從這事向工會學習。

(作者按:以上只代表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作者是執業律師

(原文載於2016511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由回購到撤資運動 (文:龍子維)

其他文章:一蚊雞笑話(文:余若薇)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