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明報》的傷疤(文:李慧玲) (10:28)

先是《明報》突然深宵炒姜,然後新聞界有「夠薑集會」,最新發展是由阿梁代了阿姜。事情發展至此,炒姜事件在新聞版面引起的躁動,大概會告一段落,應該不會再有作者針對今次調動開天窗,而傳說中的罷看、罷買和工業行動也不會付諸實行。

其他文章:明報現象(文:吳志森)

對老闆和管理層而言,應編輯部要求聘請梁享南,再附加鍾天祥一句「非常馬虎、沒有誠意」的道歉(姜國元語),算是危機處理了。

但老闆危機處理了,《明報》危機還沒有過。

為什麼炒姜國元?這個核心問題,管理層始終沒有提出具說服力的答案。節省資源炒了姜國元,卻請一個比姜國元更資深的人代替姜,這樣的節省資源可以慳幾多?所謂的節省資源,藉口矣。

由炒姜消息傳出第一刻開始,外界就視之為政治事件。姜國元作為過去兩年《明報》編採的第一把手,他突然被開刀,除了是他處理新聞的手法「惹禍」,旁人看不到有第二個原因。事實上,細心的讀者應該會看得出,《明報》社評和《明報》新聞處理的分別。

其他文章:油墨命運的夕陽(文:健吾)

直至今日,仍無任何資料可以改變外界對炒姜事件的上述看法。

梁享南和姜國元既是好朋友,在工作也合作無間。在我眼中,他們對新聞的處理不會有太大分別。按道理,如果管理層不可以接受阿姜,為什麼竟然又可以接受阿梁?唯一解釋,是在輿論壓力下的權宜之計。

請《明報》的讀者繼續監察《明報》吧!如果《明報》編採方針和過去兩年沒有分別,梁享南絕不比姜國元安全;如果有分別,《明報》讀者就不必留戀了……

危機處理了,但其實每一次危機,都是一道傷痕,有疤的。

(原文載於2016年5月10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單身動物園》——變態愛情童話(文:皮亞)

其他文章:報章作為商品(文:陶囍)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