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教育制度】教育局眼中的所謂「教師專業」(文:霍梓楠) (10:16)

曾家洛先生於〈年輕教師能接過火棒嗎?〉(《明報》,2月1日)把年輕教師的困局置於團隊傳承及社會發展的角度思考,建議教育局把焦點放在如何扶持年輕教師進入常額編制以及加強學校教師團隊的建立。陳曦彤老師則於〈調整學校班師比例以外的出路〉(《明報》,2月23日)提出將「功能教席」常額化,避免教師團隊因適齡學童人數波動及教育政策變動而受到影響。他們的建議均有助教師行業邁向專業化。

其他文章:【回應中學生示威】互重溝通 也請聆聽我們的聲音(文:湯修齊)

筆者透過教育局「往績」嘗試指出,如果當局維持一貫思維,曾先生與陳老師的建議永不會實現,香港教師成為「專業」只會遙遙無期。

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 沒對症下藥

《施政報告》在沒有增撥資源的情况下,把現有津貼改為常額教席支出。雖然常額教師數目增加,但有機會令合約教員進一步受到剝削甚至失去工作。對於上述憂慮,局方只說會交由學校彈性決定。筆者質疑局方的決心:若容許學校彈性決定,到頭來會否只有很少學校願意加開此常額教席?

至於《財政預算案》「培育人才」部分,焦點放在學生實習交流及職業導向培訓上,隻字不提改善合約教師權益及探討小班教學可行性。看來政府不認為可從改善教師行業的待遇及工作環境提升教學質素。

超額教師是偽命題

教育局以「三保」及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應對「少子化」,使超額常額教師暫不會被裁。學校需透過自然流失「修正」編制人數,在「超額」情况下不能另聘新常額教師。局方更要求學校確定「三保」限期過後過剩教師的名單及離校先後次序;幸而政府決定延長「三保」,學校可延後處理這個名單。以上做法折射出局方根本無視教師是一個需穩定發展的專業團隊,又迫使校方不是基於不稱職的情况下標籤離校教師,影響士氣。

陳曦彤老師已解釋了以班師比計算人手的盲點,也指出現實情况:即使學校有了合約教員與「超額」編制教師,教師工作量卻依然繁重,顯示現今學校工作的多元性質與事事問責的現實,人手根本不足。

所以,「超額」標籤其實是偽命題,是源於短視政策,與教師能力無關。教育界實在不應把「三保」施捨當德政,被離職的教師也不要妄自菲薄。

「應該可以在界別裏面找到一個位置」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在《視點31:「師‧未來」》(2015年11月3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教育局認為未有檢討「班師比」的迫切性,應先待學校適應新高中學制。

面對記者問及如何解決合約教師飯碗朝不保夕的苦况,楊副局長說不能夠保證他們可在同一間學校繼續任教,但相信他們只要是有心教、有能力的話,應該可以在界別裏面找到一個位置。

曾家洛先生提及年輕教師「需要情緒支援,以應對面臨合約完結,考慮是否需要轉校的壓力」。筆者疑惑,這種轉校壓力是否有利他們的專業發展?首先,他們需在日常繁重教學中花時間求職;假若他們不被續約而任職別校,他們需花時間適應新教學環境。

再者,好教師在事業起步的時候屢屢碰壁,也常將學生問題歸因於自己而產生無力感。他們需要多年的磨練,亦理應陪伴學生整個求學階段的成長,因為這有助於教師檢討教學及立定志向的決心,也是滿足感的來源。舉例說,筆者從師訓課程學到,教導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例如自閉症)是滴水穿石的過程,往往需要極大耐心,可能要經年累月才可見證他們的進步。

在短視政策下,楊副局長是否肯定未能入職者就是無能力?教師被裁後另外「找到一個位置」是否等於踏上專業發展階梯?局方是否肯定沒有迫切性檢討一個讓有意投身教育的青年「知難而退」的制度?

局方眼中的「教師專業」

其實局方的「教師專業」到底是什麼呢?師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的前身)發表過3份關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報告,焦點在於推動教師「自我增值」,以回應社會各界的期望,並透過具體措施落實,例如教育局為教師舉辦講座及課程、鼓勵教師的專業交流及學校舉辦「教師發展日」等。

然而這些措施均只從提升教師質素的層面入手。局方有沒有考慮從職業保障層面思考,讓教師有空間自我突破呢?在工作「朝不保夕」的環境裏,年輕教師如何集中精力「持續發展」?

教育局一方面明白教師須掌握的技能與知識廣度已今非昔比,要求他們持續學習;一方面卻營造不利專業發展的就業環境及不穩定的教師團隊。

盡快研究改善計算編制教員方法

遠至「殺校」、近至「三保」等各種短視政策,使彷徨的合約教員、工作繁重的編制教師及苦於編排人手的校長「曾踏遍刺腳的彎路」,難以令人相信局方決心推動教師專業化。

筆者希望局方盡快透過審視教師的工作量,檢討現行計算編制職位的方法,從根源處解決入職困難、缺乏職業保障及團隊傳承出現斷層的問題。假若局方一再拒絕,筆者希望民間智庫及工會組織推動有關研究,以堅實的數據及論述支持日後發起的工業行動,以免蹉跎歲月。

作者是教學助理

其他文章:變態教育(文:龍貓餅)

其他文章:【教育制度】改簿達人李潔冰﹕扣分制度,out喇(文﹕陳嘉文) 

(原文載於2016年3月29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做人唔應該係咁】有網友在大嶼山昂平營地,目擊一些令人氣憤的場面......報道 :http://bit.ly/1qcxM6K其他即時新聞:【雙非媽媽細數孩子跨境上學辛酸 「說實話我現在很後悔」 願棄港籍返內地讀書】...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3月28日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