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選舉研究】令人頭痛的「中間選民」定義(文:陳振寧) (10:27)

「中間選民」一般被視為可開發的「大票倉」。然而過去立法會選舉裏有候選人提倡「中間路線」,以期吸引「中間選民」,但是效果未如理想。這不禁令人好奇,所謂「中間選民」有多少人?有何特點及取態?

其他文章:【傳媒之道】求真的ABC(文:張健波)

如何定義?

處理此等問題前,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更頭痛的問題,就是如何定義「中間選民」。首先,從選前民調角度出發,表示「未決定/難講」的受訪者跟「中間選民」的定義應有差異。簡單舉例,「未決定/難講」者可能本身已在「建制/泛民」的主軸上有取態,只是在其選區裏出現多於一名政治光譜上類似的候選人,所以尚未作出選擇而已,那絕非「中間選民」。

其次,我們必須選定研究哪一層級選舉的「中間選民」。以香港為例,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選舉的「中間選民」便不盡相同。區議會選舉裏有不少報稱「獨立」的候選人,其支持者於立法會選舉若然轉投任何政團的候選人,如從投票對象來界定「中間選民」,那麼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裏所謂的「中間選民」便不盡相同。

還有,我們必須選定將選民分類的主軸,究竟是「親建制/親泛民」、「親基層/親商界」等。不同的主軸所得出的「中間選民」在意義、數量等方面的差異明顯。舉例而言,整體市民於「親建制/親泛民」主軸的分佈可能被視為鐘罩形(bell-shaped),但是於「親基層/親商界」的分佈可能被視為偏側於基層的單峰形狀。

接下來我們暫且把討論放在政治意識形態上的「中間選民」,即使用「親建制/親泛民」主軸。在這裏,我們不妨參考美國的例子。美國選舉研究途徑中,以Campbell等於1960年出版的The American Voter一書所發展起來的社會心理學途徑對學界的影響較大。該書提出以長期穩定的政黨認同為核心的「漏斗狀因果模型」(funnel of causality),從此角度出發,「中間選民」可被視為一批並不認同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獨立」選民。

至於在測量上,美國全國選舉研究(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的問卷便詢問受訪者「一般而言,你時常視自己為一位共和黨人、民主黨人、獨立人士或其他呢?」如果受訪者指自己是共和黨人或民主黨人,那便被追問「你認為自己是強烈的共和黨人/民主黨人,或不是強烈的共和黨人/民主黨人?」;如果受訪者指自己是獨立人士,那便被追問「你認為你自己比較接近共和黨或民主黨?」綜合以上的問題,政黨認同便被確立為7個類別,即強烈共和黨人、弱共和黨人、偏向共和黨的獨立人士、無偏向的獨立人士、偏向民主黨的獨立人士、弱民主黨人、強烈民主黨人。

課題複雜 須投入更多研究資源

回到政團林立的香港,一般分析都把政團歸為「建制派」及「泛民主派」。讀者可能第一個想法便是把「建制派」及「泛民主派」取代以上問題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但是也有地方需要留意,例如共和黨和民主黨在美國歷史上已成立多年,選民可謂有長期的心理依附;然而「建制派」及「泛民主派」的劃分只是近年才在香港冒起,部分市民更不太明白陣營之間的差別,以上測量方法是否最佳成疑。在美國學界裏,就此量度方法也有不少爭議,其中一點是該問題背後假設分類是對立並可遞移的,但是有研究顯示事實未必如此,例如偏向某黨的獨立人士可能比弱某黨人更具黨性,或受訪者可能同樣喜歡共和黨和民主黨,只是喜歡的程度有差異,並在不同層級的選舉上有不同取態等。可能較可取的出路是使用多於一把尺去量度。

事實上,「中間選民」的課題複雜,有意高舉「中間路線」的政界人士必須投入更多研究資源。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秘書長

(原文載於2016429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從馬爾薩斯到全民退保(文:馬嶽)

其他文章:給《明報》總編輯的信(文:陳景祥)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