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劉以鬯:1918》電影背後的密碼:領呔、王家衛、虛與實、時間線、抗命精神(文:黃勁輝) (17:58)

這是一個苦悶的時代,每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都會產生窒息的感覺。──《酒徒》

本片是現時罕有的合拍片,並非中港合資,而是香港和台灣合資的電影,加入「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二,紀錄香港文壇一代宗師劉以鬯。自2009年開鏡,2015年12月底台灣公映,今年3月正式在香港開始公映,現時仍在上映。製作長達六年,橫跨劉以鬯人生最重要的三個城市:上海、新加坡和香港,前後拍攝兩次。

記得入行前,前輩叮囑,若想成為一位成功的導演,首要學會狠心。我當時不太明白,當了導演後慢慢揣摩。最初資金來自香港一個機構,資源極度匱乏下苦苦完成,我感到成品跟心目中有距離,堅拒任何形式的公開放映。直至後來得到台灣支持,我斗膽問劉老師:「不如從頭拍過,所有訪問重新錄影?」我嘗試狠心一試,因為劉老師當時年屆九十多歲,重新拍攝需要花很多時間和體力。想不到劉老師比我更狠,想也不想,一口答應。他一向力求嚴謹,這一點貫徹了他對藝術的執著。現實的拍攝是非常艱辛,因為劉老師身體雖然很好,但始終年齡已近百,要在鏡頭面前保持良好狀態,每日拍攝不可超過一小時。對於劉老師的體力考驗,抑或製作團隊緊絀資金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我們憑藉信念的堅持,終於排除萬難,讓影片順利完成上映。尚幸反應熱烈,開映前預售已賣超逾九成。

劉以鬯的文學風格,四個字:「與眾不同」。為追隨劉老師形式主義的藝術風格,創作團隊挖盡深思,以打破傳統的破格形式出現,大有別於一般紀錄片。這個電影製作時間不短,經過種種嘗試,和各種大刀闊斧的狠剪,有很多小密碼暗藏其中,有待細心的觀眾探索……

其他報道:電影公司控曾志偉索賠450萬元

其他報道:【圖】杭州特警練詠春備戰G20峰會

重複的領呔:半自傳的特色

領呔,是觀賞《劉以鬯:1918》的重要密碼。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電影中不論劉以鬯本人,抑或年青的劉以鬯,甚至文學世界中的林澄,他們身上的領呔似曾相識。領呔其實來自劉以鬯本人,所有安排都是故意為之的。

劉以鬯作品往往玩弄半自傳的形式,他筆下的虛構人物,往往充滿個人的經歷。《酒徒》中的「我」,《對倒》中的淳于白,甚至《鏡子裏的鏡子》中的林澄等,無不充滿上海南來的背景,或多或少夾雜劉以鬯本人的生活;但是這些虛構人物又明顯與劉以鬯本人不同。「酒徒」寫黃色小說,寫武俠小說,但是劉以鬯都不寫的,他所寫的商業文學只是言情小說,他本人更是滴酒不沾的。淳于白是個退休老人卻不一定有文人的背景;林澄喜歡哲學,卻是中環商行小老闆。這種模糊性,我想是劉以鬯與他的作品,其中一個很有趣的地方。電影中刻意保留的這個特性,裏面亦有不少玩弄虛實之間的模糊性,留待觀眾慢慢玩味了。

其他報道:人民日報海外版點名黃之鋒教協將學生輕生政治化

劉以鬯與王家衛兩位大師的「對倒」

王家衛,跟《1918》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紀錄片是處理歷史的電影,我不能逃避劉以鬯與王家衛之間有關文學與電影的淵源。王家衛電影語言的靈感,其中一個(有可能是最大的)泉源,便是來自劉以鬯。《花樣年華》帶領王家衛蜚聲國際,梁朝偉飾演借助劉以鬯背景塑造的角色,奪得康城影帝,電影中的引文來自《對倒》。兩個作品的相連關係,不是來自表面的內容,更主要是來自結構,甚至與音樂有關的音樂結構。《1918》電影中會談及他們兩者的關係。

同時,劉以鬯與王家衛都是我欣賞的前輩,我設想拍攝劉以鬯時,電影語言幾乎不可能避開王家衛的關係,因為他的電影語言本就來自劉以鬯的文學。所以我乾脆尋找一種能夠跟兩位大師對話的電影語言,不知能否發掘一個更富多元互文性的想像空間呢?

如果你觀看《1918》時,發現梁朝偉與張曼玉出現,請千萬不要太驚訝了!

其他文章:有真。法律代表怎麽可能不要錢(文:真栗子@法政匯思)

虛與實:現實世界與虛構世界之間

本片要呈現劉以鬯本人,亦要表現他的文學作品,因為「文學家」紀錄片,重點不只於紀錄片,而是表現「文學家」現實生活與想像的虛構世界之間的關係。為進入劉以鬯老師那個雅俗共賞的有趣的世界,我用三個層次表現:現實的劉以鬯本人,年青的劉以鬯(由演員飾演),以及小說中的虛構世界(以戲劇形式處理)。本片嘗試雅俗共賞的嘗試,觀眾可以直接感受劉以鬯文學的特色,即使沒有接觸過他的文學作品,亦可以在虛與實之間,玩味香港文化與文學的魅力。

交叉的時間線

紀錄片不等同教育電視。本片雖然推廣文學,絕不是文學宣傳片。一個電影本身,就具備自身存在的價值,所以不應該是沉悶、老套和令觀眾難以捉摸的,雅俗老少咸宜,是我所追求的。

本片敘事時間,放棄傳統的順序安排。而是採用偏向形式主義的兩條時間線交叉互動,為觀眾帶來更大的新意和趣味。一條時間線是由劉以鬯在上海成長,經過新馬(當時未分裂,即今新加坡、馬來西亞),最後回到香港。另一條線由劉以鬯1957年來港定居開始,寫作其代表作《酒徒》(學界公認首部最有代表性的華文意識流長篇小說),一直至今他仍在構思中的小說創作。劉以鬯與香港的關係,在這個設計中希望能更加清晰表現出來。

其他報道:圍堵校董 嶺大前學生會長及幹事:「行無愧怍心常坦」

建立在香港的理想:接近一個世紀的抗命精神

劉以鬯雖然出生於上海,卻是不折不扣的香港作家。他的重要作品都是1957年來港定居後寫作,題材亦不離香港。他最大的貢獻,是將上海摩登時期的現代主義帶來香港,書寫香港,反思和批判香港文化,並且為香港戰後第一代作家也斯、西西等開拓成長的環境,更惠及幾代文人,以至梁科慶、潘國靈,甚至筆者等,讓香港文學能夠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劉以鬯寫《酒徒》,批評重商輕文的社會風氣,揭破香港文壇種種不公不良的畸形現狀,文化界如何欺壓文人,文人為生存如何出賣尊嚴。發表之初,並未立刻引起認同,反而招惹當時文人的批評。但是他斗膽以一己之力,批判社會,甚至得罪同行。

《酒徒》充滿知識分子對時代的憤怒,為表現這種良知的憤怒,我請劉先生親筆抄下《酒徒》中發人深省的文字,並以一道怒火焚毀為灰。同時通過特別效果,印象式地呈現倒轉的香港,讓大家深思今日香港,文化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我覺得劉以鬯最大的魅力,是他不懼怕時代的逆境,不害怕孤獨,堅持抗命的精神。憑藉一己之力,讓理想在香港實現。我在他的抗命精神感染下,堅持六年。因為我依然相信,香港有人在,香港文化在。只要有香港觀眾支持,香港電影不會死,香港文化不會死!

作者介紹:《劉以鬯:1918》、《也斯:東西》導演,編劇作品包括《奪命金》、《鍾無艷》等,曾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殊榮,著有《香港:重複的城市》、《變形的俄羅斯娃娃》及編著《電影小說》,正籌備新作《張保仔:海上抗命》。

(原文載於《明報》世紀版(2016年3月21日)。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港大風波】「我在大學執教近三十年,從來沒覺得大學是個危險的地方。倒是近日總有些人覺得港大不安全,連開會也不敢在港大,聞說每次開會均要花上大量時間討論保安和在哪裏開會才能鬼鬼祟祟地避開學生。」全文:...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Wednesday, 23 March 2016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