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殖民地時代的點滴:皇后碼頭(文:何德漢) (21:03)

等了九年,特區政府終於計劃將2007年「被強拆」的皇后碼頭(Queen’s Pier)重置於中環9號及10號碼頭之間的海濱,並於稍後有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跟許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一樣,皇后碼頭是我們的集體回憶,見證着香港殖民地時代的發展。

其他新聞:馬時亨指毋須停工 未用追加撥款 已加強工地保安

皇后碼頭的興建歷史

皇后碼頭的前身是皇后像停泊處(Queen's Statue Wharf),是一個以木材建成的簡單停泊位,於20世紀初建成。當時中環仍未開始填海,碼頭因為在皇后像廣場之前而稱為「皇后碼頭」。1921年工務委員會建議重建一個同時停泊四艘船的鋼筋混凝土碼頭,由Messrs. Sang Lee & Co.負責興建。碼頭的建築和進出口航道於1923年2月完成。後來立法局在1924年7月31日正式將碼頭命名為皇后碼頭(Queen’s Pier),並於1925年正式落成。

經歷二次大戰後,皇后碼頭因為填海工程而拆卸,新的皇后碼頭於1953年在填海區興建打樁。碼頭上部結構工程在1953年12月招標,1954年2月開始工程。同年6月28日皇后碼頭由當時的港督葛量洪爵士夫人主持開幕典禮。舊有皇后碼頭在1955年1月拆卸。

1950至60年代中區填海工程為中環海旁帶來轉變。除了皇后碼頭的重建,附近的愛丁堡廣場和大會堂在1962年落成,這一帶具特色的殖民地時代建築群逐漸形成。

見證殖民地的歷史時刻

自從皇后碼頭建成後,歷任港督也在此處登岸履新,見證了殖民地的重要時刻。從戴麟趾、麥理浩、尤德、衛奕信到彭定康,他們也會乘坐慕蓮夫人號(Lady Maurine)到皇后碼頭上岸,然後參與愛丁堡廣場舉行的歡迎典禮,再前往大會堂進行宣誓儀式,慢慢這個安排成為殖民地時代的傳統。

除了港督以外,一些英國皇室成員訪港也會從皇后碼頭上岸,其中包括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1975及1986)、菲臘親王(1959)、瑪嘉烈公主(1966)、雅麗珊郡主(1961及1972)、查理斯王子及戴安娜王妃(1989)等,他們也會從啟德機場轉乘慕蓮夫人號渡過維港,然後在皇后碼頭登岸。至1997年查理斯王子也以同樣方式到達香港,出席香港主權移交儀式。

保護皇后碼頭事件

直到2000年代,皇后碼頭因為需要配合第三期中環填海工程,特區政府決定在2006年11月新中環碼頭啟用後,皇后碼頭與天星碼頭一同拆卸。然而因為拆卸中環天星碼頭引起社會極大迴響,特區政府提出把皇后碼頭拆卸後另覓地方重建。但此舉仍然引起部分民間團體不滿,認為摧毀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及相關的公共空間。

2007年初多個團體提出不同方案,包括將橫跨皇后碼頭的P2道路(即今日的龍和道)北移數米。但特區政府反駁移動道路要修改圖則、再行諮詢公眾,導致工程延誤及增加建築成本,甚至要向承建商賠償,因此認為修改道路的建議並不可行。

2007年4月26日0時0分,皇后碼頭正式關閉,但仍然允許市民自由出入。不少人藉此機會來到皇后碼頭緬懷和道別,保育人士則留守在碼頭,掛上標語,並聲言留守到最後。影星周潤發更在4月28日清晨4時到達皇后碼頭簽名支持保留碼頭。

其他新聞:【布魯塞爾機場爆炸】報道:曾傳槍聲 爆炸前有人高呼阿拉伯文

皇后碼頭的歷史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5月古物古蹟辦事處發表評估報告,指出皇后碼頭逾半世紀歷史,見證維多利亞港的變遷及二次大戰後急速的經濟發展。同時碼頭作為英國皇室儀式及公眾活動的場地,是香港殖民地歷史一部分,也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皇后碼頭與大會堂、愛丁堡廣場、和平紀念碑、立法會大樓為同一建築群,保留着50至60年代的建築特色。

2007年5月9日,古物諮詢委員會對皇后碼頭進行歷史評級,而特區政府卻打算在評級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拆卸碼頭。但在部分立法會議員施壓下,最終同意在評級後才繼續撥款程序。在古諮會的評級會議中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立法會議員劉秀成聯絡了負責當年設計大會堂和愛丁堡廣場建築群的退休政府建築師,得知當時建築群是故意和皇后碼頭排成直線,方便港督登岸前往大會堂舉行儀式。而整個建築群的簡樸設計也是為了方便市民前往休憩。

拆卸了的一級歷史建築物

最後皇后碼頭被古諮會列作一級歷史建築,但特區政府表明評級結果和當局處理問題的決定無關。2007年5月23日,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撥款拆卸皇后碼頭,其中議案的關鍵三票──最終蔡素玉投棄權票、陳婉嫻和劉秀成則避席沒有投票。

到了皇后碼頭預備清拆前幾日,有保育人士在碼頭進行靜坐絕食。地政總署亦派員在碼頭貼出告示要求他們在8月1日午夜12時前離開。雖然高等法院在7月31日接納了保育團體就清拆皇后碼頭的司法覆核申請,並已排期至2007年8月7日開審,但特區政府表示會在8月1日如常進行清場行動。最後特區政府在早上11時開始清場,至晚上8時45分完成清場行動。而清拆工程於8月底進行,至2008年2月皇后碼頭的清拆工程完成,被拆卸的組件存放於大嶼山狗虱灣的政府爆炸品倉庫。

原址重置可行嗎?

九年後的今日,填海工程及龍和道已經完成。小弟嘗試比較填海工程前後的地圖,發現皇后碼頭的原有位置跟龍和道的重疊地方並不算多。其實皇后碼頭是否可以原址重置?當然小弟不是專業人士,既不理解當日清拆皇后碼頭對填海工程的需要性,也不知道原址重置的實際可行性。

目前中環9號及10號碼頭已可作為公眾碼頭用途,現在特區政府計劃在兩者之間的海濱重置皇后碼頭,實質的需要性並不太大。反而在原址重置可以重新復現昔日與大會堂和愛丁堡廣場一帶的特色建築群,甚至有需要時可按實際情況將皇后碼頭從原有位置南移幾米,成為「皇后碼頭紀念公園」,從而建立一個具備本土特色的歷史旅遊景點。

事實上當日皇后碼頭被拆卸之時,當局沒有完全否定原址重置的可能性──但現時特區政府的計劃已排除了原址重置,並聲稱公眾期望恢復皇后碼頭的舊有功能。現在當局預計重置計劃需要三億元,已大大高於當日的估算。

當然也有保育人士認為處理建築文物應該盡量將其失修之處修補,盡量保全原貌而不能將之拆掉重置。如今原有的皇后碼頭已被拆卸,其歷史文物的價值及珍貴性已經受損,縱然在「原址重置」其實質意義已經不大。

但再細心一想:若我們可以選擇將皇后碼頭在原址或新的中環海濱重置,哪一個方案可以幫助我們尋找昔日香港歷史的足迹?或許皇后碼頭早已充滿殖民地政府的歷史回憶,如今思歪政府就連郵筒上殖民地政府的王室標記也想蓋住,試問他又怎會容讓皇后碼頭在原址重置呢?

其他新聞:設禁閉營阻嚇「假難民」?盧偉聰指有資源地點及法律問題

(原文載於評台網站。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續牌12年】兩個電台都獲續牌。報道: http://bit.ly/25hXMh4【短片】 35歲男子山頭留遺書 疑跳獅子山自殺 http://bit.ly/25hRZrI【梁美芬指設禁閉營可阻嚇「假難民」 羅沃啟憂惹人權問題】...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3月22日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