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急症室亂象(文:陳惜姿) (11:32)

近日急症室又告「迫爆」,令我想起我的公共醫療經驗。早前陪老人家到公立醫院求醫,體會深刻。

若只是傷風感冒看門診,我會選擇私家醫生。但老人家患的是貧血,不知成因,以後還要漫長治療,不是一兩次門診服務了事。連醫生朋友都說,帶老人家到公立醫院較穩妥。

如何進入公共醫療呢?原來只有急症室一途。無論老人家將來要入院,還是看專科門診,都要經過急症室這一關。之前小孩有急病,我也曾往急症室求醫,但那五六小時的等待,足以叫小病變成大病。有很多次都是付了一百元,等了一陣便放棄了。

相關新聞:高永文:流感見回落 復活節或再升

把所有求診者鎖在急症室的瓶頸,等得天怒人怨,完全不合理。老人家只是想進入公立醫院的系統,找出貧血成因和診治方法,絕不算急症,但我們別無選擇。

請了一天假,帶了一本書,準備陪她長期作戰。經過分流站,亮出驗血報告,老人家的情况被評為「緊急」,當天也有沒有車禍或傷人案,急症室不算忙碌。經過五小時的等待,終能見醫生。期間時刻要聽着廣播,生怕錯過護士的呼喚,精神繃緊。書,一頁也沒看到。

一直呆等,一直覺得無謂,也有點懊惱。我們引頸以待見醫生,並不是要他診治,只是請他評估老人情况,決定她要看哪一科的專科門診,寫封信讓我們拿去排期,僅此而已。

若公立醫院有普通科門診,便已解決了我們這類病人,而這類病人不在少數。門診服務可預約,網上和親身也可,收費跟急病室一樣是一百元。病人和家屬按約好的時間出現,他們不必堵住急症室,不用等得心煩氣躁拿醫護人員來出氣,那不是更合理嗎?

(原文載於2016年3月20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破壞社會安寧】李卓人一度與警口角,指「個業主亂咁堆出嚟就得,我哋清返個泥頭就唔得」,但警方回應,「你發表你嘅意見無問題嘅,但呢度私人地方嚟嘅,你要注意返你自己行為,明唔明白?」報道:http://bit.ly/1Wzn4Be【多相:...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3月19日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