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生命及不上生涯(文:張秀賢@進步教師同盟) (18:54)

昨天,一名中大三年級醫學院學生自殺離世,再次敲起整個社會對學生自殺問題的警號。自去年9月至今,已有15名學生自殺離世(編按,包括今晨男學生從高處墮下身亡事件在內,共16名),當中6名是中大的同學,假如只有一宗或數宗自殺事件,我們都可以當作個別事件處理,但現時多達十數宗同類事件,就值得我們探索當中有沒有結構因素,令學生自殺事件一再出現。

學生接連自殺,原因、經歷當然不盡相同,但我們仍需考究到底學生在校園學習、課後生活是否出現了甚麼問題,而他們遇上問題之時候,輔導服務是否發揮了應有的功效。現時大學的學生服務部門設有駐校輔導服務,中小學均設有駐校社工,表面看來似乎學生有甚麼輔導需要都可以尋找有關人員的協助。然而,這種要依靠學生主動求助才作出回應的輔導服務模式,未能有太大效用,尤其是在對情緒病認知程度不足的香港。

學生壓力愈來愈大,與周邊社會氣氛和學業壓力有相當的關係,而不單純是個人自身的問題。每個情緒病患者,以及意圖自殺的人士,均有不同背景和面對問題,他們最需要的是聆聽者和有人可以以他們的角度解決他們一些疑慮,這些工作都需要一些專業的輔導員跟進。然而,現時在校的輔導員數量仍是極不足夠,以中大為例,中大現時學生事務處所做的情緒篩查,約三成多學生表面出現情緒問題徵狀,如果單純計本科生,就有五千多名學生有情緒問題徵狀,可是現時駐校的輔導員僅有8位,基本上他們已經需要同時兼顧大量學生的求助,未必能夠解決問題。大學校方不是不明白問題之所在,但暫時給人的印象是在花資源搞大show(指「中大有晴」)、派雪糕,坦白說,這做法連治標也達不到。

以往學童自殺,教育局最少都會發出新聞稿,向公眾和傳媒交代他們將會做好的工作,然而在今個學年多宗學生自殺個案出現後,教育局似學連最低程度的新聞稿也沒發出,即使是上星期在立法會的政府官員答辯環節,教育局連絲毫關於增加學生輔導服務資源也沒有,這是政府官員應有的態度嗎? 在今時今日講究「贏在起跑線」的社會,教育局近年只多撥資源至學生的生涯規劃上,而原有的生命教育則成為次要項目,豈不是就反映出生命及不上生涯的諷刺?

要處理同學情緒問題,要協助他們解困的話,應是增撥資源增加輔導服務,讓輔導員可以具針對式進行個案跟進,以及主動地了解不同同學的情緒狀況。同時調撥資源至生命教育的範疇,了解情緒病和解難、解壓的方法,防患於未然。另外,我們不應再以「正能量」粉飾太平,反應讓他們有機會可以盡情釋放其平日埋藏的負能量。這些工作,遠比大show有效得多。

大人,你們明白嗎?

(原文載於《評台》網站。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救救學生】7個月,16條年輕生命,到底怎麼了?報道:http://bit.ly/21QXsGX【曾透露不愛讀書 中四男生墮樓亡】http://bit.ly/21Rkdun【中四生墮樓亡 親友傷心路祭】...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3月6日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