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經濟

【羅仕揚blog】順流、逆流:ibanker離鄉背井的掙扎 港人外闖流動性低 (17:27)

就在香港大戰馬爾代夫的世界盃外圍賽賽事當晚,在數千里外的英國,也有一場為香港而戰的賽事。香港馬王「步步友」配上「雷神」莫雷拉出戰英國皇家雅士谷馬場,賽前在馬會彩池被視為頂頭大熱,不過最後卻敗興而歸,在1,600米賽事只能獲得第六,令不少本地馬迷失望不已。

出戰海外對本地戰駒來說,從來不是容易之事。以「步步友」出戰的雅士谷為例,是一個可以同時讓20多匹馬出賽的大馬場,1,600米賽事的跑道是一條大直路,地理上的不適應,對馬匹、騎師及練馬師都是重大挑戰。此外,英國天氣、糧食、水土不服、舟居勞頓等,無一不是與馬匹的狀態息息相關。即使是人,突然要出trip工作,人生路不熟也有「撞板」的可能;如果更進一步要轉到異鄉工作,那種徬徨焦慮,那種生活適應,那種文化差異,那種思鄉愁緒,就更折騰人了。

這陣子,Joseph面臨著人生的抉擇。任職資產管理部門的他,獲得了一間規模更大的投行招攬,職位將跳升一級,而整個package較現時多出逾五成。所謂的package,是指人工加年終花紅的一年回報所得,某些ibank挖角,開出的月薪可能只是微增,但卻開出了一個令你無法拒絕的guarantee bonus,令整個package變得相當吸引。至於為甚麼有guarantee bonus?你突然「跳糟」到另一間投行工作,代表原本年底可得的花紅將化為烏有,為了彌補轉工所失,新東家通常都會在首年備有guarantee bonus以撫慰你的心靈,當然所得的月份數目,隨著近年投行的cut cost plan而每況愈下。職位升級,人工遞增,而且公司更具規模,Joseph似乎沒有拒絕理由,但這個offer對他來說,卻是事業與家庭的取捨,因為接受了之後,Joseph將要re-locate到新加坡工作,與家人分隔兩地。(請往下繼續閱讀本文)

【平行時空】如果成真的話.....報道:http://bit.ly/1GSlMZo#明報 #明報即時新聞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2015年7月2日

事業上的衝刺,對Joseph來說是心動的,但家中的嬌妻及歲半的女兒,卻令他猶豫不決。他嘗試說服妻子,甚麼新加坡飛回香港只是三個多小時,甚麼我一個月起碼回來一次,甚麼科技發達WhatsApp、WeChat天天也可聯繫、甚麼賺多些也只是為你和女兒好,種種可說的理由都說遍了,依然得不到妻子的首肯。Joseph問身邊朋友意見,八卦的我也插上一咀。既然妻女令你牽腸掛肚,可不留守香港,再用這個offer向公司跳跳草裙舞「R」升職加人工?不過其實建議也是「嘥氣」,Joseph既然已經花了這麼多的氣力去說服妻子,證明他的心早已飛到新加坡那邊,說甚麼徵詢朋友意見,只不過是想我們站在他那邊,再去肯定他的決定罷了。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Labour Mobility,說的就是勞動人口的流動性有多強,當中又會細分為geographical及occupational,而在geographical方面,香港人的mobility實在不高。香港人對於出外工作普遍是抗拒的,所說的不是偶然出trip,而是真真正正到另一個城市工作,這或許與香港這個城市的獨特性有關。雖說香港是金錢社會,除了金融及地產外,其他行業根本難有出頭天,不過一個年青人如果想投身另一個行業,發展自已的興趣,在香港這自由社會相信不是難事,當然賺錢與否又是另一回事。正因為香港甚麼都有,到外地工作變得不必要,才會令香港人對到外地工作產生抗拒。

相對於外國人,香港人在地理流動性上毫無競爭力。外國人早在求學時期,普遍已經離鄉別井到其他城市上大學,不似在香港讀港大、中大般,一個小時內已可行走南北、上學歸家。外國地大物博,要覓得收入較豐厚的工作,通常都要到大城市去,而且像美國一類幅員廣大的國家,某些城市只專注於某一兩個專業範疇,像從事金融業只能到紐約,專注科技嚮往矽谷,沉迷汽車工程朝聖底特律,「往外闖」是自少深入骨髓的概念,如想實現夢想,到異鄉生活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不需考慮就可立即答應的事。

投資銀行內,充滿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才,近至內地、台灣、日韓、新加坡,遠至印度、歐洲、美洲,滲透在高中低層,遍佈在FO、MO、BO。歐資銀行當然多歐洲人,在Trading Floor上的比例亦遠高於來自其他洲份的人,交易員Christophe是其中一個。據他所說,生於法國南部的他,幾經苦讀考上巴黎的一流學府,畢業後在巴黎覓得優差,再輾轉被調派到香港工作。沒有家室的他,利用公司的房屋津貼與另一同樣來自法國的同事合租一間房子,每年只會在聖誕節前後才會回南法家鄉探望父母。Trading Floor每逢十一、十二月突然變得靜悄悄,連大市的交投也淡靜起來,盤踞本港的這群歐美裔金融業人士回鄉,可能是原因之一。

有人可能會說,中國人重視家庭,因此香港人不願意離鄉別井,但內地人呢?農民為了獲得較佳收入而離開農村到外省打工,珠三角、長三角附近工廠的主要勞動力,就是這一群民工;每年春運趕著在各火車站等動車高鐵回鄉的,也是這一群民工。精英教育制的優勝者為了覓得好出路,同樣會到北大、清華、復旦等攻讀大學,再流動到其他大城市工作。投行近年聘請了不少內地專才,研究部門為了更透徹地分析中資企業,銷售部門為了更貼心地招待內地大客,內地人逐漸成為本港金融界的重要拼圖。誰敢說重視家庭觀念的內地人地理流動性低?

歐美人也好,內地人也好,其他外地專才也好,因應職業的需要而聚首在香港。他們或許獨自在港生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也有可能扶老攜幼、將整個家庭搬到香港生活,甚至落地生根在本港娶妻生兒。這群人有才能、有幹勁,值得在各行各業佔據一席位,正面看是推動著香港發展,負面看則是挑戰著土生土長香港人的生存、求職空間。

順流抑或逆流,香港人的地理、職業流動性,似乎有急切提升的必要。不是說當外地專才「入侵」,香港人就要「敗走」,而是如果外地又更好機會,為甚麼要將自己局限在小海港內?「步步友」這天雖然敗走英倫,但起碼牠也嘗試過,連試也沒有試,誰知道牠會不會成為下一隻「小橋流水」揚威雅士谷?

 

羅仕揚Louis Law——Trading Floor說故事

​任職令人稱羨的歐資投資銀行,見盡金融界內大大小小的光怪陸離事,卻自稱只是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僮,只想切切實實地說一個又一個Trading Floor的故事。

【反駁流言】報道:http://bit.ly/1Cf7kyc#明報 #明報即時新聞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2015年7月2日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