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選舉就是一場戰爭(文:鄭立) (10:49)

試想一個問題:假設有一個聰明人,有一個職位。他以被委任的方式,得到那職位,以及被選舉的方式,得到同樣的職位,這兩件事達至的效果,是否相同?

有部分人假定,重點只是誰取得那職位,所以他們認為,選舉是浪費時間和人力的行為,直接把那個聰明人委任去那職位就可以了,還可以節省成本。也就是說,他們認為,選舉或者委任,都只是找出聰明人的方法。只要達到這目標,方法本身是沒有分別的。

要像戰爭一樣調度資源

這個想法看似合理,所以很多人都以為真的是這樣。不過,正如高的人適合打籃球,那是否我們只要隨便找一堆高的人,就能夠把籃球打好?這明顯不是的。無論你有多好的天賦,你還是得經歷過實戰才能夠掌握。

選舉,正是一種實戰。

所謂選舉,其實是政黨或候選人,贏得選票的戰爭。需要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下,和其他候選人在同一個戰場鬥爭。候選人是皇帝,選舉團隊就像政府,義工就像軍隊。

你要像戰爭一樣,調度資源,將軍隊放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哪怕是派傳單,在什麼時段、哪裏派、派給什麼人,效益都不一樣。要用什麼競選口氣,去贏得民眾的支持?如何結交盟友、孤立敵人、合縱連橫?如何把經費用得更有效率,該做一張橫額、一個小巴廣告,還是印一些傳單?如何面對心理壓力?怎樣鼓勵你的團隊的士氣?

更重要的是,怎樣面對各種突發事件和危機?比方說,一些突如其來的新聞,你要發表什麼言論、要作什麼反應,使這些危機變成機會,而不是損害?這考的就是你和你的團隊的急才和智慧。應對得好,而導致選票數量上升,有人會認為是為選舉炒作事情,在道德加以否定。

選舉讓候選人表現才能

但這種泛道德化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我們該想,若候選人對突發事件,能夠應對得宜而得益,那證明了該候選人具有在短時間內做出敏銳決定的才能。

分配資源、外交博弈、凝聚群眾、團結內部、處理緊急事故,這不正是一個社會領導者所必須做的事情?你會發覺,其實選舉正是讓候選人,透過選舉活動,把他們在各方面的才能和對事情的態度,都表現給你看。

如果有一個候選人,政治立場比較親近你,可是你看到他在選舉中的反應遲鈍,面對突發事件、環境改變,不懂得怎樣改變策略。那你光在選舉中,就已經理解到這個人的急才不足、敏銳程度不足,未來選到了他在議會或政府裏,你也不用預期他懂得面對什麼突發情况了。這會比你用委任的方式,放上某位置後,才發覺他有什麼問題來得好。

選舉不僅選一個你服的人;同時,也是將各候選人種種缺點照出來的實驗。選舉其實就是一種迷你的、不流血的模擬戰爭。如果一個候選人,資金有限,背景不硬,又沒有經驗,卻能夠四両撥千斤,取得大量選票甚至勝利,這樣的人明顯就是有帶領大家、以弱抗強的意志與能力。

有選舉的國家,選出一個又一個候選人,裏面差不多全都是打過這些模擬戰爭的勝利者。而能夠經歷過那種資源有限、贏得選舉的人,你才可以期望他能夠以同樣的態度去帶領大家。因為帶領社會渡過危機,跟帶領團隊贏得一場選舉,所需要的品質,其實是一樣的。

(原文載於2016年2月27日《明報》觀點。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集體不適】消息稱,涉事班級學童在體育課上被要求進行3分鐘「耐力跑」,其後多人氣喘連連,港大專家認為事件反映香港兒童體質「水皮」。報道:http://bit.ly/1QiY6pb其他港聞:【寨卡疑致無腦胎 衛署籲延戴套期】...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2月26日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