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紀錄香港】二○一五盤點:點睇.香港.獨立紀錄片(壹)(文:魏時煜) (21:51)

編按:快將迎向二○一六年。本年是香港紀錄片豐收的一年,從社會運動到家族歷史,導演老中青跨世代,同在二○一五記錄香港。今明兩天,紀錄片導演魏時煜撰文盤點,以紀錄片回顧香港變化。

追溯香港紀錄片的歷史,在八十年代錄像出現之前,長片數量很少。左翼片廠的羅君雄、胡小峰、蘇城壽、張錚、孫華等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大多有關風光、奇趣、民間藝術,偶有《東江之水越山來》統領一九六五年票房,也是因為香港水荒多年後的慶祝。六七十年代,歐美獨立紀錄片隨着搖滾樂流行時,莫昭如、羅卡、陳坤楊、梁寳霖等人,也都用小型攝影機,在港嘗試拍攝六七動亂、保釣抗議、油麻地船民事件等。作為香港最早的獨立影像實踐者,他們率先使「社會運動」成為獨立紀錄片一直以來之關鍵字。八十年代末,蔡甘銓、鄭智雄等人成立的錄影力量,首先記錄了一九八九年民運對香港的影響,之後又把鏡頭對準工人和基層人民的抗爭。二○○五年起,年輕一代的影行者,以影像和藝術修行,與拍攝對象合作,見證了十年來香港低下階層,在政府各種發展政策實施後,因住行受到影響而提出訴求的艱難過程。這個不知疲倦的團隊,十年中完成十五部紀錄片長片,包含了從反世貿、反高鐵,到深水埗街坊的抗爭。

從二○一二年的反國教到去年的雨傘運動,有不少人首次拿起攝影機,記錄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對很多人來講,現實的日常比虛構的電影還要刺激、焦灼,原本看似與己無關的歷史,突然明確地影響着自身的未來,都會帶來記錄的衝動。配合着愈來愈多的拍攝,近兩三年來,紀錄片放映的平台和空間也有所增加。從一九九九年首部作品拍攝後九年中,張虹和拍檔林偉鴻可能是香港唯一的全職獨立紀錄團隊。他們創辦的采風,從二○○八年起組織華語紀錄片節、在香港推動紀錄片文化。最初幾年,幾乎只有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作品,今年雖然仍舊以台灣紀錄片居多,但是分獲長、短片冠軍的三部作品中,有兩部是香港製作。此外,從去年到今年,采風青年計劃、藝術中心放映、影意志眾籌、鮮浪潮和香港獨立電影錄像比賽中,都有本地紀錄片展出。這幾個組織,連同跨越三地的CNEX,分別提供紀錄片課程、培訓,通過集資計劃操練新手。

今年的優秀記錄長片中,楊紫燁的《爭氣》因其勵志主題,獲得不少大中院校包場,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績。以拍攝劇情片為主的陳果,拍攝了關於西西的紀錄片《我城》,與江瓊珠的《我們總是讀西西》風格迥異。下文將聚焦二○一五年三部值得大家分享、應該獲得更多關注的紀錄片:影行者的《未來的故鄉:移.住.迴旋》,李成琳、梁思眾的《烏坎:執政風雨》,以及郭達俊、江瓊珠的《幾乎是,革命》。這三部影片都為我們反思香港目前的政治形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場域。

《未來的故鄉:移.住.迴旋》

影行者給我的印象,是一個非常勤奮、知性、理想主義的團體,他們不僅堅定地拒絕包括本土主義、資本主義在內的一切霸權,還長年堅持服務社區、盡可能地讓被拍攝者也參與拍攝。這種實踐的代表作品,是以記錄三個家庭在被迫遷居時,爭取政府安置的《順寧道,走下去!》。影片中最為有爭議的部分,是一位持雙程證的單親媽媽及其三個港生子女的故事。見過不少持雙程證被歧視的例子,但只有本片把這位媽媽定義為「居港權受害者」並說明了原委。在全家露宿街頭時,曾一度有人來「收買」她,提出給她一家優先安置,但她卻選擇留下來和其他的居民一起抗爭,直到大家的問題一起有個妥善解決。由於影片是集體創作,我雖留意到創作者對於這位母親的同情;但看到《移.住.迴旋》片中,長大了的三個孩子再次出鏡,扮演主人公父母的還替時代,我才了解這種關注和友誼的持久與深沉。

影片寫明是吳以諾、胡家偉、李維儀的創作,但影片可以說是從維儀父母的僑居經歷延伸出的影像散文。圍繞排華歷史、遷徙、政治、書、電影,她探訪父母舊居的錄影,與行為藝術的段落、新聞片和宣傳片、老照片、布藝動畫等共冶一爐。影片結構參考了交響樂的構成,有五個「變奏」、七個「迴旋」、三個「間奏」以及一頭一尾,雖然不沉悶,但是對觀衆的腦容量也是不小的考驗。我於十月十日社運電影節開幕當天,在春天教會第一次觀看本片。在坐的大部分是年輕人,映後進行了超過一小時的討論,每個人都分享在遷移、居住、身分轉變方面的個體經驗。因為以往影行者的影片多會關注某個事件,這部影片讓我十分驚喜:不僅了解了維儀這樣一位思考者是怎樣練成的,還學習了東南亞國家數次排華的歷史。

多年來香港是否存在紀錄片,一直是很多西方學者的一個大問號。黎肖嫺和Michael Ingham的文章啓發我們,〈影像日誌〉或〈電影散文〉,可能是這個城市最為特別的一種表達。東西文化交匯之間,碰撞出很多古靈精怪的想法,也造就了創作人不願被類型、模式拘束的品性。早在九七前後,陳耀成、關錦鵬、麥海珊等就已有卓著的「電影散文」作品產生。不過,像維儀這樣知識體系四通八達,對於邊緣身分、離散體驗認知深刻,對於「導演」稱謂十分猶豫的女性創作者,的確十分少見。以前和影行者團隊接觸,她會有意識「向後退」,把前台讓給同輩或更年輕的合作者。維儀既帶着香港氣質,又好似來自別處,片中她的旁述十分委婉地規避那些毅然決然的立場和態度:一方面維繫着自身的獨立思考,一方面是「傳統就用,正宗則無」。

片中有兩個段落十分特別。「變奏二:蕭家話」之中,她把母親姊妹三人混雜了閩南語、粵語、國語、馬來語、客家話的「蕭家話」(她母親姓蕭,因此姐妹間的叫「蕭家話」),與她們所煮的美味食物一起呈現,我們看到只有在說這樣混雜的語言時,母親姊妹才感到最大的樂趣與自由。「迴旋七:女禍」一節中,旁述唯一一次以十分清晰的態度批評各國歷史中,對於女性的利用與戕害:在宣傳片中把女性妖魔化,激發仇女心態;在排華行動中,又有組織地強暴華裔女性。口述之外,鏡頭中一位白衣女子,經受着一桶桶紅色液體的潑濺和洗禮。因為是家中獨女,父母把原本可能會和兒子分享的家國政治和離散經驗,一併與女兒分享。這是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也是一個女兒記錄的歷史,但它也提示着我們,在今天日益分化的社會,如何與各種少數族裔和平共處。

《烏坎:執政風雨》

烏坎,屬於廣東省陸豐市,可能是中國獲得過最多國際媒體關注的村落。由於土地被原村委會成員私下變賣,村民數次上訪無果,在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有三千多人聚集在市政府與派出所外,此後因為問題一直不能解決,村民組成自治委員會,多次有計劃、有組織地示威游行。在十二月九日的警民衝突中,「維安隊」隊長薛錦波等五人被刑事拘留。薛錦波在關押三天後的可疑死亡,觸發了更大的憤怒與矛盾,於是四千多人帶着整齊的大小條幅上街,以民主抗爭先鋒的群體形象,登上國外報刊。結果政府讓步,同意烏坎選出自己的村委會。這部分內容在陽光衛視陳西林導演的《烏坎》之中有所表現,影片結尾是村民獲得一人一票選舉權,抗爭中被關押過的自治委員會的大部分成員當選。相比起配樂煽情、旁白敘事「宏大」的《烏坎》和艾曉明在各種限制下拍攝的《烏坎三日》,《執政風雨》是目前關於烏坎的最好的紀錄片,也稱是近年華語獨立紀錄片中的佳作。兩位導演在激烈衝突已經過去、民主選擧大獲全勝之後,沒有離開烏坎,反而留下來檢視新的村委會執政是否同樣有效,這才是紀錄片人應該做的工作。

(二之一,明天續)

作者簡介:紀錄片《紅日風暴》、《金門銀光夢》導演,平日教電影、寫電影、做電影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2015年12月14日)

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