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國際

【圖看世界】以巴民族恩怨情仇糾纏數十載 離真和平之路仍遠 (17:44)

以色列於猶太人而言是國名亦是文化傳承之「應許之地」,於巴勒斯坦人而言亦為故土家園。據可考資料,這片古老之地幾經易主,由公元前1050年開始的一系列猶太人王朝,到公元132年猶太人遭羅馬帝國驅逐、地名易為「敘利亞-巴勒斯坦」,再後來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巴勒斯坦人世居故地,和當今之以巴局面。

以巴疆界變化

以巴疆界由1947年至今已有幾次不同變化。

1. 1947年聯合國建議分區

巴勒斯坦自16世紀起原為奧斯曼帝國一部分,1920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部的「外約旦」和西部的「巴勒斯坦」,後者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世紀末,在「猶太復國運動」者策動下,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與當地阿拉伯人衝突不斷。1947年,英美兩國推動聯合國提出「分治方案」,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剛為國際共管城市,方案受阿拉伯人反對,從未落實。

2. 1948至1949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後格局

1948年英國撤出,以色列宣布立國,周邊阿拉伯國家派兵開入與以色列開戰,1949年,雙方同意劃定停火線和暫時邊界,該邊界被稱為「綠線」,「西岸」和「加沙」地帶成形。

3.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格局

1967年,以色列以埃及「挑釁」為由,在6月5日先發制人攻擊埃及,敘利亞及約旦亦捲入戰爭。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奪下整個西岸地區、加沙、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及東耶路撒冷。此後,「土地換和平」成為以巴談判的核心,即以色列交回1967年佔領土地,換取阿拉伯國家承認其國家及地位。

耶路撒冷舊城近期衝突核心位置

耶路撒冷舊城區位處現今大耶路撒冷城一隅,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聖城,城區著名宗教遺蹟包括猶太教的哭牆(西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耶路撒冷舊城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是以巴衝突的中心。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自治政府1988年亦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的首都。

以巴衝突大事記

1897年:第一次猶太復國會議召開,掀起猶太人回歸故土浪潮

1917年:英國發表《巴爾福宣言》,承認巴勒斯坦為猶太人的民族家園,埋下以巴衝突伏線

1922年:國際聯盟確認定義巴勒斯坦託管地的草擬文本

1920-1930年代:大量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與阿拉伯人衝突激化

1947年:聯合國決定把巴勒斯坦分為猶太人區(佔地56.47%),及阿拉伯人區(佔地43.53%)

1948至1949年: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立國。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及黎巴嫩向以宣戰。1949年簽訂停火協議並定立暫時邊界(綠線,Green Line)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成立

1967年:爆發「六日戰爭」

1972年:巴人「黑色九月」成員闖進慕尼黑奧運村,殺害以色列代表隊11人,以色列展開「天譴行動」報復

1973年:爆發「贖罪日戰爭」,沙特以石油禁運報復

1978-1979年:以色列與埃及簽訂《大衛營協定》,埃及成為首個承認以色列地位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

1987年:「第一次巴人起義」;哈馬斯成立

1993年: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解領袖阿拉法特於挪威秘密會議後簽訂《奧斯陸協議》,被視為以巴和解里程碑,兩人同獲199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1995年:拉賓遇刺身亡,以巴和平進程陷僵局

2000年:軍人出身的右翼政客沙龍訪問聖殿山,被巴人視為強烈挑釁,發展成「第二次巴人起義」

2002年:3月,以色列軍方在西岸展開「防禦盾」行動,開始建圍牆,阻止巴人進入以色列。圍牆路線偏離1967年前停火協議,掀更大爭議

2004年:3月,以色列空襲殺死巴人激進組織哈馬斯創辦人兼精神領袖亞辛(Sheikh Yassin),翌日再殺死其繼任人;11月,阿拉法特在法國病逝

2006年:3月,拒絕承認以色列及接受和談成果的哈馬斯在選舉勝出後成立政府,隨之與法塔赫爆發內鬥;同年,以色列與哈馬斯武裝衝突惡化

2007年:法塔赫和哈馬斯組成團結政府,但哈馬斯在數月後把法塔赫趕出加沙,以色列加強封鎖以應對來自加沙的火箭炮襲擊

2012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接納巴勒斯坦成為觀察國,為巴人爭取立國之路重大里程碑

2013年:美國新任國務卿克里啟動一連串以巴談判,爭取雙方在2014年4月前達成和平協議;以巴互不相讓

2014年:6月,3名猶太青年遭綁架殺害,以軍大舉搜捕哈馬斯成員,巴人武裝分子從加沙發射火炮回應,以軍空襲加沙,又出動地面部隊;雙方8月在埃及斡旋下達成停火

2015年:巴人與以警圍繞聖殿山的使用權再起爭議,演變成新一輪衝突,月初以來逾50死,外界擔心爆發「第三次巴人起義」

以、巴之間國仇家恨糾纏不清,數十年來為中東衝突熱點,仇恨背後有深遠的歷史根源,包含宗教、文化和民族因素,還有大國干預的背後計算推波助瀾。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估算,以巴惡鬥則兩傷,分治則兩利。不過,在當今雙方有你無我的排他對抗情况下,中東達致真正和平並非易事。

大圖請參看:http://goo.gl/p1I4g1

明報國際組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rip】人類製造的惡果卻要別的動物承受.....詳情:http://bit.ly/1LuntRq【愉景灣有電腦顯示屏洗衣機 蒲台島海底見風扇 】http://goo.gl/3BAM7C【4噸揚州炒飯破健力士紀錄 剷上垃圾車送走 ...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Sunday, October 25, 2015

相關字詞﹕圖看世界 以巴危機 以巴衝突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