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新冠肺炎COVID-19百科(一):新型冠狀病毒解構 世衛不排除室內可空氣傳播(更新版) (11:3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蔓延全球,本港近日爆發第三波疫情,本地確診病例急增,部分個案感染源頭未明,政府7月15日起收緊已放寬的防疫措施。明報網站整合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分門別類,適時更新,讓讀者掌握相關資訊。 

A.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

2019冠狀病毒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指2019年12月起在湖北省武漢市出現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群組個案。根據內地衛生部門的調查,病原體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2020年2月11日宣布,將此前暫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英文簡稱2019-nCov)引發的新疾病定名為「COVID-19」。CO取自Corona(冠狀)、VI取自Virus(病毒)、D則取自disease(疾病),19則代表2019年。【相關報道:疾病定名「COVID-19」】

2020年3月11日,世衛正式宣布將官方正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列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相關報道: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冠狀病毒解構

■外層:有一層包膜(envelope),包膜表面有3種結構蛋白: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下稱S-蛋白)、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少數冠狀病毒如HCoV-OC43及HCoV-HKU1,還含有血凝素酯酶(Hemagglutinin esterase)

■內層:含有RNA及核衣殼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冠狀病毒屬於正向單鏈RNA病毒(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比起DNA病毒更容易變異。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B.傳播途徑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新冠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2020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確認不能排除病毒可於室內環境下透過空氣傳播的可能。【世衛改口:不排除室內空氣可播疫】

另外,港大7月15日公布的研究發現,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新冠病毒有可能發生「機會性空氣傳播」(Opportunistic Airborne),令病毒超出一般飛沫傳播的1.5米範圍,可傳播至遠達9.5米距離。【港大研究:空氣不流通飛沫傳播可達9.5米】

C.潛伏期

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現時普遍估計是1到14日,最常見的是5日左右。美國一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析發現,患者潛伏期中位數超過5天,較一般流感和傷風長,亦極易傳播。【相關報道】

各地亦出現例外個案,本港有完成14天檢疫後回到社區才確診的超長潛伏期個案。該患者在完成14日檢疫後一周才出現病徵,即潛伏期長達21日【相關報道】;湖北曾有患者的潛伏期長達27天。【相關報道】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D.感染徵狀

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新冠病毒的最常見病徵包括發燒、乏力、乾咳及呼吸困難;其他病徵有鼻塞、頭痛、結膜炎、喉嚨痛、腹瀉、喪失味覺或嗅覺、皮疹或手指或腳趾變色。部分患者只有很輕微或不明顯的徵狀【相關連結】。另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約20%的患者病情嚴重,並出現呼吸困難。年齡較大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例如高血壓、心肺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等),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情況。

由7月5日至13日,本港共有184宗本地個案及有流行病學關聯個案,當中40宗無病徵,比率22%。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約25%患者無病徵的比例與外國或以往情况差不多,但部分出現老人院爆發的國家,幾乎每天為院友及職員驗病毒,發現約40%無病徵但對病毒呈陽性。【9日184宗本地相關個案 兩成無病徵】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E.存活時間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於塑膠和不鏽鋼表面,分別存活長達72小時和48小時,在「氣霧」(Aerosol,又稱氣溶膠)程序下可存活3小時。【相關報道】

另外,港大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環境中可長時間存活,在外科口罩外層可存活7日,在鈔票則可存活2日。【相關報道】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F.檢測方法

現時新冠病毒測試,大致可歸納為檢測病毒核糖核酸(RNA)、抗原和抗體。

‧ 病毒核糖核酸透過採集深喉唾液、鼻咽及咽喉拭子、糞便等樣本,利用PCR技術檢測;其測試敏感度高,只要有小量病毒基因片段亦能量度出來。現時普遍採集方法有兩種:深喉唾液樣本【深喉唾液樣本如何採集?】,和抽取鼻咽分泌樣本。有家庭醫生提醒,常用的抽取深喉唾液樣本檢測的採樣方法,雖然可以由「病人」自己採集,但準確度很依賴採集方法是否正確,否則容易出現假陰性結果。【深喉唾液測試的漏洞】

‧ 抗體測試又稱血清測試,透過血液樣本檢測體內有無抵抗病毒的抗體。惟世衛組織警告,目前無證據表明,使用抗體檢測可以證明一個人具有免疫力,或免於再受感染。

‧ 抗原測試是病理化驗檢查之一,可利用鼻咽拭子、痰液,將樣本轉移至試劑。測試劑含有相應抗體,識別病毒抗原。韓國以此作為社區篩查。有醫生指出,抗原和抗體測試都只可用作篩查,不能單靠它們診斷。【詳細報道:驗抗體抗原僅適合篩查 新冠檢測 醫院PCR最準】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G.治療方法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新型冠狀病毒病沒有預防疫苗,治療主要為支援性治療,因此需根據患者臨牀情況進行治療。前線醫生表示,現時本港用於治療新冠病毒的主要藥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劑(lopinavir/ritonavir)、利巴韋林及干擾素【相關報道】。本港也有加入美國藥廠所研發新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臨牀測試【相關報道】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有持續服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以預防或對抗新冠肺炎;惟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專家小組4月曾發出指引,呼籲醫生不要使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混合抗生素阿奇霉素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指可能有潛在致命副作用。《刺血針》報告數據涉造假 世衛續試羥氯喹】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H.傳播率、死亡率

7月起,本地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急升,14日內共錄得225宗與本地相關的個案;截至7月15日,本港累計確診個案升至1588宗,累積死亡人數為10人【本港情況】。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表示,最新統計數字推算本港新冠病毒本地個案的即時傳播率為超過3、近乎4的水平,即每名確診者可傳染3至4人。他稱首現疫情的武漢在1月底封城前,其即時傳播率為2.5至3。梁解釋,由於有研究顯示病毒變種後傳播率比以前高三成,故現時本港即時傳播率比武漢1月底時高,形容「有如疫症初期未有(防疫)措施的水平」。【港大研究:確診者可1傳4】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I.即時繁殖率

專家探討病毒的傳播能力時一般提及兩個概念:基本繁殖率(R0)即時有效繁殖率(Rt)

香港大學醫學院在facebook解釋,基本繁殖率指在未受感染人群中,一個具傳染性的典型患者直接感染的平均人數。每個病原體的基本繁殖率不同,亦會因病原體所處的地方的人口結構、接觸模式而有所差異。新型冠狀病毒基本繁殖率是2.2,指若無實施防疫措施下,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會傳染兩個人。【什麼是「基本繁殖率」與「即時有效繁殖率」?】

即時有效繁殖率指在實施防疫干預措施下,一名患者平均會實際上傳染多少個人,若即時繁殖率高過1,代表疫情會擴大;若低過1,代表疫情會逐漸減退。據港大醫學院的分析,截至7月6日,本地個案的即時繁殖率平均值約為2.09,有關數值會不斷更新。【相關連結】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J.冠狀病毒比較:COVID-19、SARS、MERS

SARS、MERS、COVID-19原為動物冠狀病毒,累積基因突變後入侵人體引致嚴重感染,並可「人傳人」。SARS的宿主為果子貍,MERS的宿主為駱駝,COVID-19的宿主暫時未知。【相關報道:冠狀病毒大解構 黐宿主受體入侵】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K.疫苗研發

有報道指出,中國、歐美等國家正在全速開發預防疫苗,希望可以在年底前推出市場。惟疫苗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即使有疫苗,短時間製造大量疫苗非易事;第二,新冠病毒會否隨時間變種;第三,疫苗在短時間內研發和大量製造,會否缺乏長期有效和安全度的數據?【中西醫合璧戰新冠 舊藥新用 尋最佳療法】

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劃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5月時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成為風土病(endemic),就如麻疹有疫苗,也未能完全消失,提醒即使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各國仍要努力控制疫情。【世衛:新冠病毒或成風土病永不消失】

回到頁頂(只適用於網頁版)

新冠肺炎 相關報道:

保就業計劃企業名單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涉逾70食肆【附名單】

新冠肺炎 相關連結:

新冠肺炎百科(二)Q&A

疫戰100天 世界變了樣

新冠肺炎爆疫百日記【圖輯.短片】

相關字詞﹕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 抗疫新階段 百科 2019冠狀病毒病 新型冠狀病毒香港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疫情第三波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