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教改十年】十年又過去──為教改發成績表(文:田方澤) (17:22)

聖誕及新年假期到尾聲,facebook專頁「老師心聲」又是一片怨氣。對工作、或職場人事關係的不滿,任何工作都有;但與朋友閒談,感到教師怨氣特別深。原因無他,總有一些老師帶着滿腔春風化雨熱誠入行,然終因殘酷的教育現實而頹喪。「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只可惜生命是必須妥協」吧。

早前找TSA資料時,順手找得香港教育學院的鄭燕祥教授曾於2006年有文章談《教改八年的成敗》。如果不是標題和內文標明教改八年,還會以為是近年的文章。十年又過去,殘酷的教育現實,又教人不禁問今夕是何年?

每一個討論都可成專著,姑且簡略談談。鄭燕祥教授在文章裏談幾個角度:

〈教育是否更有效能〉(目標達成性)?

教育大量失效-2006年,學習差異大、拔尖補底扶中通通失效。2016年,問題持續,雖政府多番強調照顧學習差異、提供大量教師培訓,但強調競爭的環境、強調問責的制度,使學校想事事兼顧,卻大多無事可成。更兼學生人口下降、中學派位上移錯配,同一校內的學習差異、師資和社區資源等配合問題更大。

高分低能無解決-2006年,補習興旺、考評扭曲教育。校內,因推行TSA和中學公開試等考評,中小學都日夜操練補課;2016年,校外,補習社更開得成行成市,甚至補習學校成為上市公司。整個補習文化更有「向下發展」趨勢,由高中下降至初中、甚至小學補習已成常態。同時,港孩報導愈來愈多,初中生不懂洗頭、綁鞋帶的報導屢見不鮮。高分低能的問題日益嚴重。

語文政策失誤-2006年,英語失效,較顯淺的英文課程甲只有五成八合格率。2014年,DSE英語合格率只有52.8%,作為母語的中文科成為死亡之卷,合格率只有51.9%。部分學校初中推行以普通話教中文,但成效不彰,反引來社會爭議。中學語文政策於2009年推出微調措施,以每班獲派全港前列40%中學生達85%人數,可開英文班。卻又未解釋為可是40、為何是85,只是官僚意志便決定了教學語言。2015年,原定檢討重新安排的學校語文微調,突然決定暫緩6年,更是使人一頭霧水。

〈教師團隊是否更能發揮〉(適應性)?

不務正業-2006年,政府高舉問責、推行外評,縮班殺校、惡性競爭,教師應付各種行政工作疲於奔命。2016年,問題只有惡化,各類文件行政工作堆滿辦公桌,更有甚者,縮班潮及至中學,每年收生,第三組別教師四處招攬學生,甚至上羅湖邀跨境學童就讀,教師慘變推銷員。又有教師每年不停安排和帶交流團,幾成旅行社職員兼領隊,而不成教師。

更不利的工作條件-2006年,政府不推行小班教學,但中學組別五改三,校內學習差異極大。教師又忙於非教學工作,未能陪伴及輔導學生。又因大舉推動校本課程發展創新,結果教學與培育工作全面弱化。2016年,問題依舊。更因中學縮班、上移錯配,校內差異更大;除了推動校本,更年年推動新教學法和修訂課程,剛設計好校本課程,又逢「翻課」風,結果原有課程未生成效,卻又一切推倒重來。

士氣低沉專業沒落-2006年,教師情緒困擾、心身危機者眾,專業形象低落。2016年,情緒困擾持續。士氣低落,不少學校甚至因工作過重而難聘副校。亦有新聞談眾多懷孕女教師工作壓力大,以致流產。教師身心健康未能保障。當局繼續將一切教育問題推給教師。問責之風和殺校危機下,學校又似服務業,不敢得罪家長,怪獸家長大行其道,專業形象更一沉不起。

〈持份者對教育是否更滿意、更團結〉(整合性)?

家長失去信心-2006年,家長對教育缺乏信心,評價低落。2016年,根據人口普查及其他統計,2001-2011年的10年間,全港16至25歲海外留學人數增加1.29%。更多家長將子女放洋出國留學、報讀國際學校、或至少不讀DSE而改修IB課程,對香港教育的信心有減無增。

家長失去知情權及選擇權-2006年,家長沒有知情權。2016年,備受非議的政策如國民教育、普教中、融合教育等缺乏家長聲音。子女適合授課語言等資訊繼續封閉,毫無寸進。

教育夥伴分裂-2006年,不同辦學團體、專業組織等持份者關係破裂、甚至互相競爭。2016年,教育當局繼續分裂教育夥伴,煽動校長團體與專業團體和工會的分化、常額與合約員工、教師與教學助理等因政策帶來的各種利益問題未能團結,教師工會、專業團體、辦學團體與政府關係勢成水火。甚至於TSA事件上,政府更將責任推卸至其他教育持份者,點起火頭處處。

〈教育施政是否更有認受性、一致性〉(維模性)?

缺乏認受性-2006年,政策缺乏認受性,於一條龍學校或教學語言都未能提供理據說服公眾。2016年,由政府及教育局首長一干人等,都受盡社會批評。教育局長支持度創新低,推行「三保」、TSA、語文微調暫緩等政策都未能說服教師及公眾支持,民怨沸騰。當年眾矢之的的教改推手羅范椒芬及李國章,更成為行政會議成員及港大校委會主席,當局無視民意,可見一斑。

不利流動、階級分化-2006年,新的升中派位機制、直資學校等問題阻礙社會流動。2016年,愈來愈多直資學校、學費更加高昂。全港9%學校為直資學校,全港22間被公認傳統名校中有近半成為直資,不少學費更逾每年2萬甚至5萬,更年年加價。「名校」成為有錢人階級凝結(Class Crystalization)的工具;新高中強調學會學習、多元參與、其他學習經歷,使欠缺文化資本的基層家庭更難脫穎而出。

「政策不一致,缺乏認受性,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矛盾。結果,教育系統內耗, 夥伴不和,學校弱化,教師耗盡,學生受害,家長不滿。」(鄭燕祥,2008)

10年過後,問題根本沒有改善。

教改只是榨汁機

今期突破書誌Breakazine主題為「全民扮學」,有兩篇訪問頗有意思。

許寶強說,教育局只充斥着「交功課主義」。各級官員對於教育政策只是「交差式,沒有全面思考」;制訂政策「不問遠景,不問目標,不問緣由」、「非針對學生需要」。只參考外國潮流、亂塞個案、或揣測政治任務交差了事,甚至不參考文件研究、閉門造車。

同書中另一受訪者、學校助理校長GARY直言,教改以來,「校內自評與校外評核得力於英國劍橋的John Macbeath、教育領導策略取法澳洲的Brian Caldwell;學校改革框架深受加拿大的Michael Fullan啟發。」好聽的,是集各家之大成;照實說,則是駁雜不純、水土不服。

當局長只顧外遊「參考」、官員閉門造車,那教改就只能是榨汁機,將一堆構想不問情由地榨成一杯,不問味道灌進學子口中。而當中的配搭、調味、如何突顯重點蔬果的味道,都不在官員考慮之列。

試問如此,教改十多年,除了裹足不前,或退步,還可以有甚麼?

延伸閱讀:

鄭燕祥(2006)。「教改八年的成敗」

「當施政變成交功課」,《BREAKAZINE》「全民扮學」,第41期,2016年1月1日。香港:突破

許寶強(2015)。《缺學無思-香港教育的文化研究》。香港:牛津

原文載於作者網誌

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要令誰噤聲?】「其實,中共在日前再次行動,熱心關注時事的那些港人自然會關注到相關事件,而中共想恐嚇的正是這批人士。其餘連這件事也沒關注的港人,中共也毋須對他們大費周章。」全文:http://bit.ly/1Z2yJbK【書店5人失蹤...

Posted by 明報文摘 on Monday, January 4, 2016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