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港大副校風波】港大教院副教授李輝曾撰文 分析國教科困局及出路 (00:13)

港大校委會否決任命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作副校長,引起社會爭議。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今於《城市論壇》時發言,指根據校委馮敬恩披露內容,陳文敏論文「唔夠班」,又以自己作例,稱根據全球最權威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從事高等教育研究21年的陳文敏,平均每年只有「0.0038」,反之,他從事該等工作15年,平均每年有約0.05,「我係200倍佢(陳文敏)架」,故有人說陳文敏資歷連「助理教授」也不能擔任。

李輝發表「200倍」言論後,其學術背景備受關注,而他亦曾在《明報》撰文,以下是他在2012年國教爭議期間發表的文章:

〈不要把孩子和髒水一起潑掉!——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三方困局及出路〉 文:李輝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國教科)為何會演變成一場政治風暴?本文嘗試解析當事三方的困局及其出路。

局方困局

教育局新局長上任伊始,便遇此10 號風球,實有其因,概括有三:

1.教育局現行諮詢機制過時,未能及時、全面體察民意(尤其是某些學生、家長意見)並做出相應調整。

一直以來,局方都是沿用專責委員會制定政策、諮詢、修訂、最後張榜公布的模式。這一機制過去也無甚大礙,但現在看來,其缺陷有二:一是在現時公民廣泛參與政策制定的社會生態下,僅舉行諮詢也是不夠的,需要廣泛宣傳溝通、凝聚共識。二是政策缺乏實驗資料和實證支持,容易低估實際推行之困難。

2. 未能平衡學生、學科和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關係。

根據泰勒原理,課程目標一般有三個來源:(1)對學生的研究;(2)對社會生活的研究;和(3)學科專家的建議。據報章所言,課程發展處廣泛聽取了本地及北京專家、前線教師及部分團體的建議,但卻忽略了對香港學生和社會(包括家長及其他持份者)的研究,令學民思潮和家長關注組等藉口未被諮詢而公然反對。筆者建議,公開對香港學生和社會大眾國情及國民意識的調查結果,讓事實和資料說話。

3. 課程的實施需要科學研究和長期準備。

筆者夤夜研讀了整本課程大綱,發現其對課程內容、評估及推行都給出了非常詳細而且可行的指引,但在實際推行時確也需要一定的試行期。例如在教材方面,書商根據課程綱要出版教材,一般也要一年時間。師資的培訓和準備,學者對具體課程及教學的研究,更是需要時間。因此,筆者認為,用3 年時間組織部分學校進行先導試驗並展開教材出版、師資培訓和相關學術研究。

校方困局

當下學校面對一個左右兩難的困境:做還是不做?如果做,一是沒有好的教材,二是沒有師資,三是容易被標籤為「左校」,得失「中間偏右」的家長。在兩害相權擇其輕的策略下,今年選擇參與實施的學校不會太多。建議沿用現有機制,由出版商組織編寫出版教材,並將教材的選擇權交給學校。家長一般都相信學校的專業判斷並尊重學校的自主決定。

家長困局

目前家長的困局是:一方面並不反對孩子接受國民教育,另一方面,擔心國民教育會變成愛黨教育。其實,這個擔心並不必要。如果仔細研讀過完整的課程大綱,就會發現整個指引其實是非常全面、中肯、持平和多元的,根本不存在愛黨教育和洗腦的問題。而且,經此一役,局方在推行國教科時會更加小心謹慎、多元客觀。當然,國教科在推行時也有必要清楚區分國家、政府和執政黨等概念,着重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嚴格來講,任何國家的國民教育都是在「洗腦」。公平而言,在傳媒發達和言論自由的香港,相對沉悶、死板的學校教育實難達到洗腦之效果。因此,所謂「洗腦教育」純屬欲加之罪,實欠公允。而很多反對國教科的人,其實並沒有真正看過完整的課程指引。他們恐共、恐中的表現更加印證出國民教育的必要性與迫切性!當然,無可否認,有關方面的做法並不令人滿意,需要改正。但是,我們是否應該因此而將孩子和髒水一起潑掉?!解鈴還須繫鈴人,局方急需運用高度政治智慧、專業經驗和科學知識,從速拿出更加詳細可行的3 年試行方案,讓國教科在3 年之後順利推行。

(原文刊於2012年8月10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陶傑有對手了】沈教授以200倍虛心求教。全文:http://bit.ly/1PXWUoJ【副教授李輝:「影響因子」是陳文敏200倍】http://bit.ly/1LqS856【中央介入? 曾俊華:政府一直尊重大學自主】...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2015年10月4日

相關字詞﹕李輝 港大副校風波 編輯推介 國民教育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