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正名大學】教育學院正名?升格?下一站大學(文:何昆洛) (16:04)

作為現時的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拜讀80後博客山地媽於評台《學院又好,大學又好,始終面是人家給》與某報《香港第N間大學》兩篇文章[1]後,筆者希望以90後的角度,與她分享兩三事。

我好奇地統計香港十二大報章,報導香港教育學院升格或正名為大學一事的手法,發現當中10份以正名描述,分別是蘋果日報、明報、星島日報、太陽報、經濟日報、大公報、文匯報、成報,而英文虎報和南華早報分別以retitle和rename。東方日報和信報則用升格形容。似乎二字之爭,漸有公論。

兩年半前,我經歷過文憑試與Jupas放榜,感受過何謂「Jupas(分數)差一大截」,但往往如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譯:快思慢想)一書中指出,人的主觀感覺和印象,經常與客觀現實存有不少落差。細心翻閱港大、中大、教院2015年聯招數據[2],發現「(教院)Jupas差一大截」之說仍有待相確。以中英文教育學系入學成績,最佳五科總分之中位數為例,教院為20至21分,中大為23至24分[3],港大為24分,三校學生之平均成績皆處於文憑試評級4等至5等之間,事實或是差之毫釐,而非謬以千里。大學的可愛之處,亦如山地媽所言,包含「所有之意」。於四五年的自由時間內,學生們個人成長與否、學業進步與否、增廣見聞與否、關心社會與否,甚或「hea讀」與否,全靠個人志向、意志、機會、運氣,恐怕與入學成績並無太大關係。

過去,我也曾聽聞「世界知名的麻省理工是學院,而非大學」,山地媽亦在文中提及,並以開明的胸襟表示認同,卻以狹隘的心看待於考察團裡幾名教院學生。不過,來自同一本書的「古語」指出「以偏蓋全」可是人的本性,但本性就是正確無誤嗎?值得加以褒獎、宣揚嗎?

身為90後教院學生,最意外的或是教院被稱為「師範老字號」,也被山地媽形容為「東施效顰『扮』university」。後輩的腦海中則浮現出本地一個「效顰」的成功例子,「工業老字號」──香港理工大學。於三十年代成立的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以航海、機械工程及建築起家,二戰後改名為香港工業專門學院,後進化成香港理工學院,最後於1994年升格或正名為現設8大學院的香港理工大學,設立有別於傳統工業學科,亦備受外界肯定的工商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和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昔日的東施,成長為今日香港八大西施之一,各有所長。另見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香港嶺南學院二例,可謂「十年院校幾翻新」。

明年今日,如無意外,我可以「香港教育學院」或「香港教育大學」之名,準備畢業。過去3年,在大大小小本地、區域和國際性活動中,學院之名並無給予我過多約束,教育與非教育的交流甚多。下一站大學之路並不易走,即使已有逾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亦難逃政治漩渦。面對各界的褒貶與風高浪急的明天,此文以「爭氣」二字作結,與一眾教院、教大的師生們共勉之。

作者為香港教育學院三生級生

[1] 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Topick觀點《香港第N間大學》

評台《學院又好,大學又好,始終面是人家給

[2]

港大、中大與教院2015年聯招收生數據之資料來源: 

港大:http://www.aal.hku.hk/sites/default/files/HKDSE-Scores-15.pdf

中大:https://www.oafa.cuhk.edu.hk/adm/jupas/hkdse/admission-requirements/important-information-for-applicants/admission-scores#top

教院:http://www.ied.edu.hk/degree/admission%20scores_2015.pdf

[3] 因中大之數據計法有別於其他大學,筆者惟有將中英文收生成績中位數之五科平均成績乘以五倍。

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有所不足的《十年》】「好的作品通常能叫人轉換一下對現實的感知方式,從而觸發觀眾對自我、人際、社會或世界進行反思。若從這方面看,《十年》所謂的極端想像,弔詭地,其實頗為缺乏想像力。」全文:http://bit.ly/1NEEd61【金...

Posted by 明報文摘 on Thursday, January 28, 2016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