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校園捲入暴力漩渦 武鬥必須全力阻遏

【明報社評】反修例風暴參與者低齡化,接連有中學捲入政治漩渦,有校園更遭衝擊破壞。學生關心社會是好事,可是校方、家長和教育界亦有責任呼籲年幼學生遠離暴力。中小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不要將政治帶入校園是良好主觀願望,然而眼前客觀現實是校園愈來愈政治化,政治躁動令校方難以招架,衝擊破壞事件出現,標誌情况惡化,反映「私了」暴力文化向校園蔓延,嚴重威脅校園安寧。學校不能成為文攻武鬥地方,各界必須向暴力說不,阻止暴力滲入校園。

初中生被控暴動罪

各方應勸遠離暴力

反修例風暴持續4個月,暴力不斷升級,愈來愈多年幼學生在前線出現,中學生被捕比例近期顯著上升。反修例風暴首百天,16歲以下被捕兒童及少年約有40名,相當於總數3%,最近有關比例已升至約4.4%,迄今有過百名16歲以下者被捕,單是《禁蒙面法》實施後首3天,16歲以下被捕者便超過20人,佔同期被捕者總數一成,趨勢叫人憂心。

暴力腐蝕人心,一時衝動隨時鑄成大錯,就連成年人也不能倖免,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綜觀16歲以下被捕者涉嫌的罪名,由非法集結、刑事毁壞到參與暴動不等,最近發生的兩宗襲警開槍案,中槍者都是中學生,有15歲男生被控向警方投擲汽油彈,更有13歲男童被控暴動罪,是有紀錄以來年紀最小。9月開學前,不少人已關注政治滲入校園情况,呼籲讓學校有一個相對平靜的上課環境,然而事與願違,社會躁動氣氛在校園擴散,朋輩被捕更掀起雪球效應,令更多學童走到前線,甚至參與暴力活動。

中學生關心社會是好事,有學生情緒感到困擾,希望表達意見,校方亦應尊重,然而在校園進行政治動員,又是另一回事。當前街頭暴力愈演愈烈,隨時搞出人命,校方、家長、教育界和社會人士均有責任勸喻學童遠離暴力,更不應參與其中,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遺憾是仍有很多人支支吾吾,變相默許暴力,有人因為政治壓力顧左右而言他,有人因為政治立場未與暴力割席,令勸阻效果大打折扣,最終受害的是下一代。

校園政治化已成眼前事實,每一間學校隨時有可能成為政治暴風眼,各方應給予學校空間,讓校方本着有教無類精神,以教育專業態度處理問題,讓犯錯學生有改過機會。當然,校方和教師必須以身作則,以絕批評口實,在課堂「夾帶私貨」、將個人政治立場主張灌輸給下一代,都是不恰當做法;與此同時,「校本自主」原則亦應尊重。近期一個極不健康的趨勢,是一旦有學校鬧出政治敏感事件,不同立場人士都紛紛施壓,逼校方站隊歸邊,由荃灣中五學生參與圍毆襲警遭槍擊,到暴力分子在元朗「私了」圍毆警員期間有14歲男生中槍,都出現類似情况。校方未有公開譴責警方開槍,即時有人向校方施壓;到了校方表態譴責任何暴力,「包括警察違規及越權的暴力」,又輪到另一方抨擊校方「顛倒黑白」無視學生參與圍毆的事實。

「文攻武鬥」暴力威嚇

危害文明社會根基

各方不斷向學校施壓,校方完全抵禦不來。更甚的是,這些向學校施壓的情况,最近更由點名批鬥「文攻」,發展到暴力衝擊「武鬥」。荃變一所中學,上周有政見不同的學生爭執,發生肢體衝突,校方調查跟進,為保障學生安全,諮詢家長意見後,部分學生要留待家長到校接走,事後有學生認為校方偏袒其中一方,前天下午,數十人在校外聚集,發起所謂「接放學」行動,指控校方「打壓」和「禁錮」學生,部分人衝入校園刑毁破壞,又在校園噴漆塗鴉。

校園內有學生因為不同政治立場「講手」,反映校園政治化對學習環境的傷害和破壞。學生血氣方剛,在校內爭執動粗並非鮮見,每間學校相信都有處理經驗,至於處理是否恰當,不同學生有不同意見,也是常有之事,當事人和家長若有不滿,也可事後向校方反映;動輒將事情上綱上線為「政治打壓」,發起暴力衝擊,試圖以暴力威嚇別人,是不能接受的行為。倘若政治滲入校園已成難以扭轉的事實,各方至少也要竭力阻止暴力滲入校園。

政府未有妥善解決政治糾紛,並非「百搭藉口」,當前「私了」暴力文化愈演愈烈,所有人都有責任阻止這股歪風蔓延到校園,暴力衝擊校園,必須予以嚴正譴責,不能有絲毫含糊,任何轉移視線的說辭,現實效果都是讓襲擊者覺得「暴力有理」。當前香港正被暴力陰霾籠罩,但凡暴力分子看不過眼的,都成為攻擊對象,由港鐵、「藍色商戶」、不同政見者以至學校,這份攻擊清單正變得愈來愈長。當暴力威嚇別人成為常態,就是一個文明社會全面崩壞之時,各界必須阻止這一情况在香港發生。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相關字詞﹕明報社評結集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