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港大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情感腦部留痕 研快速辨情緒病

【明報專訊】中央5月中宣布支持香港科技創新發展,率先批出2200萬元人民幣給22個香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究竟這些實驗室正做什麼?有多厲害?一般市民所知不多,本報走訪了最少8個實驗室,發現不少與大家息息相關的研究項目。

明報記者 高卓怡

抑鬱病患容易感孤獨,這份主觀情感會在大腦留下「印記」,構成一種獨特的「腦部網絡」,讓科學家有迹可尋。香港大學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下稱「實驗室」)早年亦有份找出「網絡」,實驗室主任沈伯松、共同主任李湄珍說,要擊退情緒病,預防比治療重要,團隊多年來找尋「網絡」、破解先天基因、後天環境致病風險,盼有日建立出「多因素模型」,可快速篩查潛在情緒病患,在「敵人」未出擊前,先出手制敵。

港大「腦與認知科學」實驗室於2005年成立,是本港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之一,2014年起由基因研究中心講座教授沈伯松、心理學系講座教授李湄珍等領軍。「腦與認知科學」聽來抽象,李湄珍用了一句解釋團隊研究重點:從分析基因到腦部思維過程拆解人類行為。那對情緒病有何啟示?李解釋︰「人是從基因開始,再到後天學習,腦的可塑性好高,在學習過程受外部刺激,會有不同變化,並引發不同行為。」換言之,一個人的行為如出現悲傷、自我封閉等情緒病徵狀,可以是天生基因或受後天環境「刺激」交叉影響所致,團隊也從此兩方面着手研究。

人由基因開始,便由基因說起。實驗室主任沈伯松是基因組學專家,多年來為精神分裂症、抑鬱症找到百多個風險基因。那身帶這些基因,是否必然「中招」?沈伯松派上「定心丸」,「有這些基因風險較高,但不等於會病發」。他強調在情緒病上,後天環境影響往往更重要。李湄珍分析,團隊近期進行雙胞胎研究,從觀察所得,兩人基因相近,性格未必相似,但一個人有負面情緒,會令另一個人變得負面,有關的情緒變化,更會在腦部留下「生物標記」。這便說明基因未必決定一切,情緒低落甚至抑鬱,更可能因外來環境刺激所致。

多年來拆解情緒變化之謎,二人說最想找出防病之法。原因之一,是見有情緒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李湄珍解釋,以抑鬱症為例,發病率仍高,「並非說治療成效不彰,關鍵在於如何在發病前及早干預」。其次,李說,情緒病或精神病患「腦部由有問題到病發,過程要承受很大創傷」,因而復元所需的治療力量大,「(腦神經)好似橡筋、輕輕力扯會彈番轉頭,但拉得太長便無法變回原形」。

孤獨者腦部網絡獨特

談到將來,實驗室會朝快速篩查方向邁進,但需建立龐大數據庫,除需繼續發掘不同風險基因,收集患者的「腦部網絡」也是重要線索。李湄珍提到,團隊兩三年前與台灣長庚醫院合作,研究孤獨感對老年抑鬱症患者影響,結果發現,當患者感到孤獨,會產生一種獨特的「腦部網絡」,「將來當我們見到『網絡』快出現,便可預測到這個人可能有患病風險」,又或為治療提供客觀指標,「做完治療『網絡』改變,便證明有成效」。

破解人腦路遙遙 趣味源自未知

腦袋由千億個細胞組成,恍如隱藏千億個謎團,破解之路遙遙,兩人卻說每日過得興奮,又笑言趣味是源於未知。「如果人腦如此簡單被理解到,是否意味我們的大腦變得太簡單?」李湄珍笑着反問。

(系列之一)

相關字詞﹕創科線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