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走塑」踏出重要一步 環保政策盼莫「走數」

【明報社評】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措施昨天起實施,所有發泡膠餐具、即棄膠刀叉、膠飲管等,堂食全面禁止供應,亦不能銷售。塑膠污染氾濫全球,微膠粒無處不在,不僅破壞生態,更危害人類健康,管制措施生效標誌香港「走塑」踏出重要一步,實施初期難免有人不習慣,認為替代品成本較高或不如膠刀叉膠飲管好用,然而不管是走塑、減廢還是減排,這類環保政策的本質,就是透過政府管制、減少使用誘因,從而改變不環保的生活習慣,託辭「擾民」嫌貴不為,其實是將禍患留給下一代。人類命運共同體,富裕社會須有相應擔當,期待垃圾徵費和第二階段「走塑」落實有期,不會束之高閣。

改變不環保陋習

合理付出非「擾民」

廢棄塑膠佔本港都市固體廢物逾兩成,比重之高,僅次於廚餘。根據環保署2022年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本港廢塑膠每日平均棄置於堆填區的數量,達到2369公噸,比2021年棄置量增加1.6%。塑膠成本低用途廣,但難以自然分解,若以堆填方式處理,分解過程隨時要上百年;若焚化,則會釋出有害污染物。過去數十年,塑膠污染所帶來的禍害愈來愈嚴重,無論活魚還是飲用水中,科學家都發現微膠粒。近年各地政府紛紛推出措施「走塑減膠」,例如內地2020年底起便禁止生產和銷售發泡膠餐具和膠柄棉花棒,澳門亦先後禁止進口發泡膠和即棄塑膠餐具。

香港方面,雖然特區政府2009年開始逐步實施膠袋徵費,但遲遲未見重大「走塑」措施出台,直至2021年,當局才就立法管制即棄塑膠產品諮詢公眾,超過九成意見支持,相關法案去年10月由立法會通過,管制措施分兩階段推行,首階段定在昨天,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正式實施,具體規定包括禁止發售或向外賣顧客提供多種即棄膠餐具,另外亦會禁止銷售及免費供應膠棉花棒、雨傘袋等;至於即棄膠杯、膠碗等,首階段只禁止食肆向堂食顧客提供,第二階段才擴展至外賣顧客,屆時目標是所有即棄餐具全面無塑。政府強調設有半年適應期,實施初期只會警告,不會馬上從嚴執法。

「走塑減膠」是全球大趨勢,內地也在積極推動,香港沒理由作壁上觀,首階段管制措施昨天實施,是一個重要里程碑。環保署表示,今年1月至4月走訪約2萬間中小型食肆,約21%已轉用非塑膠替代品,餐飲聯業協會方面則估計,若包括大型連鎖飲食集團,全港約三成食肆已轉用非塑膠餐具。考慮到「走塑」措施設有半年適應期,部分中小型食肆也需要時間先用完手上的即棄塑膠餐具存貨,目前尚有大量食肆未轉用非塑膠餐具,情况雖不理想,但可以理解,只要政府立場堅定,表明不會延長「適應期」,相信絕大部分食肆未來數月都會陸續停止提供即棄塑膠餐具。

即棄塑膠餐具比替代品便宜,「走塑」意味經營成本增加,惹來部分商界人士不滿,認為政府官員「離地」,不應在經濟環境不好時推出「擾民」措施,又或質疑部分紙製替代品有含膠的「水性塗層」,暗示走塑措施「自相矛盾」,云云;然而環保署明確指出,「水性塗層」無礙紙製品回收再造,環境學者亦認為,「水性塗層」含膠量比可降解塑膠低很多,作為過渡替代品可接受。經濟周期有起有落,但環保政策事關長遠可持續發展,無論是減排遏阻暖化,還是減廢走塑,做不做、何時做,必須根據實際需要,不能「視乎經濟環境」去決定,否則只會不斷拖拖拉拉,甚或半途而廢。

移風易俗不容易

推動環保要擔當

公共政策制訂,不能只看受不受歡迎,更不能只看眼前近利而忽略長遠問題。不環保的生活習慣,每每跟貪方便有關。走塑也好、垃圾徵費也罷,這類環保政策的本質,其實都是透過增加成本或製造一些不方便,驅使人們改變浪費和不環保的生活習慣,與其說這是「擾民」,不如說是改變社會陋習。

當然,移風易俗無法一蹴而就。以走塑為例,不少市民慣了用免費即棄膠餐具,覺得木製刀叉「鋸扒」不夠硬淨,紙製餐具不夠硬淨、遇熱較長時間會變軟,對於部分食肆提供環保餐具要額外收費,初期也可能不適應。不同食肆需要時間物色最合用的替代品,市民也要時間習慣使用非塑膠餐具,這些都是事實,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是一個機會,鼓勵市民自備便攜耐用餐具。有人或出於成見,認為這是帶飯盒的學生哥或白領才會做的事,一般人都會「嫌麻煩」,然而只要有實際需要,習慣總可慢慢培養出來。正如現在很多人外出,隨身必備俗稱「尿袋」的手機充電池一樣,多攜一個體積有限的餐具盒,未必是一件難以推廣的事,當局甚至可以伙拍名店或名設計師,將之化為時尚潮流。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國家近年一項非常重要的主張,整個構思的核心,就是各盡其力、各盡其責,為促進整體利益而努力,富裕強大者在力所能及下,應該多作一些承擔,環保減排強調「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正是一個具體例子。香港是發達富裕社會,絕對有能力為環保多出一分力。垃圾徵費能否8月落實充滿懸念,第二階段「走塑」何時落實,政府也沒有明確時間表,期望政府莫因部分商界及市民反對,在環保政策方面「走數」。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