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新能源汽車產業突飛猛進 經驗促政府調整科研政策

【明報社評】內地4月上半月新能源汽車銷售佔總汽車銷售量的五成,美國電動車製造商龍頭宣布全線降價迎戰。與此同時,歐美限制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口準備出台的消息不斷,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為去年出口總貨值有輕微增長的支撐,今年出口前景是否能夠維持一枝獨秀的局面,關係重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的關鍵在於新科技自主研發,這個經驗亦將成為其他產業升級轉型的示範。

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五成市場

一季度出口增長四成引發歐美限制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本月上半月全國乘用車銷售量達到51.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佔比達到50.39%,這是首次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超過一半,很多國際分析機構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到2027年才能過半,大跌眼鏡。此消彼長的原因,可能是傳統燃油汽車銷情不佳,造成新能源汽車超越。而商務部數據,第一季度汽車銷量達到672萬輛,同比增長10.6%,其中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31.8%,則顯示整體銷情都有增長,新能源汽車增長較快而已。

這一組銷情數據,比預期都要好,去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大躍進」,產量達到958萬架,增幅達到35.8%,歸因政府維持減免購置稅的刺激政策,購買力盡出而且未必能夠持續,所以預料今年好景不再。但在今年總體經濟開局良好的帶動下,銷情繼續暢旺。

新能源汽車出口也成為一道風景線,去年出口120萬輛,增幅達到77%。惹來國際的限制措施,美國沒有直接從中國進口新能源汽車,去年墨西哥從中國進口41萬輛新能源汽車,但在本國上牌使用的只有10多萬輛,其餘估計利用北美自貿區安排轉售美國,引起美國關注。日前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參議員布朗建議,應該盡快出台禁止中國電動車進口的政策,原因當然又是關係到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美國的限制措施,不限於本國,並且向墨西哥施壓,對中國電動車企業在墨西哥設廠生產,不得提供土地優惠或者減稅政策,墨西哥政府只能屈從。

歐洲去年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五分之一來自中國。歐盟去年10月開始調查,看中國對電動車產業的補貼是否威脅到歐盟電動車產業,今年3月初公布中期結果,說有證據證明中國有補貼政策。於是開始實施海關特別登記政策,初步只是登記,是否會採取提高關稅的措施,可能要等今年底整個調查報告以及商議好對策才會實施。可以預料,歐盟不會坐視中國新能源汽車雄霸歐洲市場。

歐美國家必然不能容忍中國新能源汽車對其市場的「虎視眈眈」,其實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市場,目前並非以歐美為主,頭10位的出口國分別是俄羅斯、比利時、澳洲、英國、沙特阿拉伯、菲律賓、泰國、阿聯酋和西班牙。歐美的限制措施是阻擋不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增長的勢頭。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37.9%,更引發特斯拉製造商宣布全線產品降價迎戰中國的挑戰。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環保戰略

國家今後資助科研應有傾斜

新能源汽車產業突飛猛進最大的原因,是國家政策的導向,發展新能源汽車以及其他清潔能源產業是為了節能減排的環保目的,所以有一系列的政策去支持這個大戰略。雖然是國家策略為導向,但歸根結柢要產業本身是否有足夠的條件去支撐,最大因素是科技,在電動車產業,其中一個成本因素是電池,電池又影響了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續航能力。中國在汽車電池的技術,可以說是領先全球,現在連其他國家生產電動車都要向中國買電池,電池能夠做到自主研發,對於降低成本有很大的影響。而一度窒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因素是充電樁的設置,政府在誘導政策方面也起到關鍵作用,國家要求住宅區必須安裝電樁滿足車主充電的需求,而且在技術方面也是有所發展,電樁機器人可以按訂單開到就近地點充電,在高速公路塞車時能起到「救援」的功能。在出口方面,新能源遠程運輸有特別的安全要求,汽車運輸船目前也是中國自主的「出海」產品,不但能夠協助中國汽車出口,還成就造船業獲得國際訂單。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而且成為出口增長的頂樑柱,關鍵因素在於,作為生產要素重要部分的新科技,完全是自主研發的成果,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中下游的配套齊全,形成規模經濟的生產體系,才可以在國內外市場獨霸一方。這個經驗,為其他產業「彎道超車」發展作出示範。同時也成為過去不重視基礎科技研發,在關鍵科技領域被人卡脖子而無法超越的教訓,打了一個耳光。一正一負的經驗與教訓,指明中國今後工業與科技發展的方向,政府應該加強資助科研發展,無論是對大學科研機構、國企和民營企業,都應該給予同等重視,調整這方面的政策此其時也。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