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調查推算全港3400拾荒者 每日回收量料138噸 團體指貢獻收入不成正比

【明報專訊】拾荒者福祉關注組昨日發布《2023全港拾荒者研究調查報告》,推算全港拾荒者最多有3400多人,每天處理的回收品量超過138公噸,稱拾荒者對社會及環境有貢獻,收入卻不成正比,過程更遇上不少困難(見表)。71歲的秋姐拾荒廿載,以賺取微薄收入,用以謀生的手推車日前被沒收。關注組促請政府肯定及幫助拾荒者工作、建立友善對待拾荒者的社區、加強外展支援及提供再就業及晚年規劃服務等。

七成人拾荒逾3年

關注組去年11月18日至24日於全港18區共84間回收舖及11輛回收街車訪問701名拾荒者,按拾荒者的工作時數、日數、回收點數量等數據,推算出全港拾荒者人數介乎2791至3456人,每天回收量介乎138.17噸至159.25噸。調查結果顯示,拾荒3年或以上之人數比例,由2018年同類調查的62.8%,上升至去年的70.5%;每周工作中位數由5天增至7天,每日平均時數5.27小時;每日買賣次數平均為2.64次,每次收入平均約36元。

「如廁數分鐘 手推車遭房署沒收」

秋姐自2000年起拾荒,每天朝七晚八拾紙皮,嘆拾荒不易,曾被陌生人搶走紙皮,而用以謀生的手推車,更在前日她去洗手間的短短幾分鐘間,被房署職員沒收,需繳交500元贖回。她說每日收入約100元,扣除生活開支後已所餘無幾,暫時也未能贖回手推車,「我執幾耐(紙皮)先有500元呀?」

65歲玲姐曾任職清潔工人,因糖尿上眼失業後以拾荒維生,但過程並不容易。她透露,曾到綠在區區回收發泡膠,被指「佔地方」而拒收;又曾被食環署充公紙皮驅趕。玲姐表示,拾紙皮的收入不高,只有中秋節等日子才會有多一點紙皮,能賣到50元左右。

政府擬於8月實施垃圾徵費,關注組指出,許多拾荒者現時同時幫商舖棄置不能回收的垃圾,日後是否要自行購買指定袋,相關費用由誰負責仍是未知數,令拾荒者憂慮。玲姐說,由於拾荒收入不高,加上需要打糖尿針,若要自行購買指定膠袋只會增加經濟負擔,「唔會幫你(商舖)執」。秋姐則表示,可能留待正式實施垃圾徵費後,視乎成本才決定是否繼續拾荒,「如果有得做會做」。

關注組籲政府登記正名拾荒者

推動回收友善社區

關注組估計,隨着生活開支及基層長者人數增加,愈來愈多人投身拾荒工作,幫補基本生計,建議政府以登記形式將拾荒者「正名化」、設立關注前線回收工作者的工作小組、放寬阻街執法指引,以及與地區組織合作,推動回收友善社區,如在街市規劃手推車停泊空間,並提供就業及晚年規劃服務及加強外展支援。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