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鄧桂思案疑開漏抗病毒藥 醫生指須自費「以為拒用」

【明報專訊】聯合醫院7年前疑「開漏藥」,病人鄧桂思兩度換肝後不治,死因研訊昨繼續。聯院時任副顧問醫生陳小劍供稱,上一名診症的醫生已向鄧桂思解釋服用類固醇的利弊,陳以為鄧桂思拒絕服用抗病毒藥,所以沒有處方抗病毒藥。陳提及,抗病毒藥當時是病人自購藥物,藥費為60至80元一天,對於上一名醫生沒有開藥「並不十分奇怪」。

患乙型肝炎的事主鄧桂思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間到聯院專科門診覆診,先後會見涉事醫生林治崑和陳小劍,兩名醫生均沒有開出抗病毒藥。其後鄧在瑪麗醫院兩度換肝,延至2017年8月不治(見另稿)。

上手醫生無處方抗病毒藥

陳稱知道大劑量類固醇須同服

於2017年2月診治鄧桂思的醫生陳小劍供稱,根據醫療紀錄,林治崑同年1月向鄧處方每日40毫克類固醇。陳發現鄧的體重上升,診斷為類固醇的副作用,遂決定減少類固醇的劑量,為每兩星期減少5毫克,但沒有開出抗病毒藥。在裁判官提問下,陳承認知道鄧服用大劑量類固醇,應同時服食抗病毒藥,但沒有在牌板寫下資料。

庭上透露,林治崑在醫療紀錄表示「已解釋服用類固醇6個月的利弊」。陳小劍供稱,看畢紀錄以為林已經和鄧桂思說明類固醇引發風險,商討後得出不必服用抗病毒藥的結論,故陳沒有處方抗病毒藥。

陳承認對腎科醫生來說,乙肝病人服食類固醇具風險是一種「常識」。陳事後回想,如果曾當面查問鄧是否願意服用抗病毒藥,事件或有「比較好的結局」。

被問會否審視其他醫生處方

稱着重團隊工作 會參考

陳小劍補充,早期的病人須自購抗病毒藥,經歷本案後,醫管局改為有條件下免費派藥。被問到醫生診症應否具獨立思考,例如重新審視其他醫生的處方,陳稱醫院着重團隊工作,所以他參考同事和病人溝通的內容。在鄧桂思長女的提問下,陳承認沒有向林治崑查詢配藥事宜。

聯合醫院時任內科醫生劉家瑩則指,鄧桂思於2017年4月入住聯院,鄧承認入院前曾服食中藥,而服用中藥是常見的肝衰竭成因。劉稱曾經索取化驗測試報告,冀了解鄧的體內是否有毒物,但牌板顯示「測試已被取消」。鄧的長女表示,母親只在腳部搽抹藥酒,質疑劉的口供和庭上證供「180度相反」,對母親有否服食中藥的說法不同。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 808/17】

明報記者

(死因研訊)

相關字詞﹕乙型肝炎 聯合醫院 死因研訊 抗病毒藥 換肝 類固醇 鄧桂思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