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天問團隊唯一港生:火星比想像中熱鬧 晝夜分析火星地形 難忘母親無聲陪伴

【明報專訊】地球與火星相隔最近約5500萬公里之遠,「原來肉眼可看到火星,橙紅色細點,研究後發現火星比我想像中熱鬧!」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廖偉驄說。他參與研究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着陸,屬研究團隊內唯一香港學生,最難忘從火星收到相片後,只剩一個半月時間分析11個面積如香港般大的地形,日以繼夜工作,每日最多休息4小時︰「完全唔想休息」,最感動是母親深夜無聲陪伴,「我唔攰,反而擔心佢(母親)攰」。

自幼隨母逐繁星

30歲廖偉驄(Morgan)自小愛親近大自然,跟隨母親捉魚看星,小學時已在圖書館看星圖,空閒時追逐繁星,「可惜香港天空比較難睇到」,高中修讀地理,不時追看各種天文地理的書籍。

中學畢業後,Morgan修讀理大測繪及地理資訊學高級文憑,對研究員工作深感興趣,於是升讀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學士,現時是博士後研究員。他憶述,2014年初加入學系副系主任吳波研究團隊,曾參與內地月球探測器嫦娥4號及5號研究工作,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令他沒齒難忘。

Morgan說對火星沒情意結,自2016年開展研究後才發現「原來火星多姿多采,可能曾有生物」。Morgan說從地球可以肉眼看到火星,難忘去年冬天披星戴月研究,在研究室大樓東邊看見火星「好細粒,橙紅色一點」,目睹「天問一號」將要登陸的星球。

個半月分析如11個香港大着陸區

研究辛酸之處,Morgan說是天問一號今年2月進入環火軌道後,將拍攝到的逾20張高解析度圖像傳回地球,但接收需時,最終只剩一個半月時間從11個香港面積大的着陸區分析地形。死線不斷逼近,主力負責三維地形分析的Morgan日以繼夜,每日休息不足4小時,有時連續數晚「通頂」,「叫我休息都唔想休息」,卻不覺疲勞。他說「到佢(火星探測器)落地,無事啦,就出事(覺得攰)啦」,他想強迫自己休息數天,但滿腦是日後的研究方向。

Morgan透露母親擔心他捱夜,將工作排至深夜無聲陪伴他工作,有時煲涼茶給他,「我反而擔心佢多啲,叫佢早啲休息都唔肯」,令他感動。

港生創意成科研優勢

至於團隊只有一名香港學生,Morgan說自己最初普通話不好,成員會教他,他認為不同地區學生有各自優勢,而香港學生較具創意,有限資源下想出其他解決方法,是科研優勢之一。

明報記者

相關字詞﹕科研 理大 廖偉驄 天問一號 火星探測器 創科線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