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科大舊生為廠商配對母校新科技

【明報專訊】「以往技術轉移模式主要由上而下(Top-Down),院校研發新技術後推出市場;我們希望以由下而上(Bottom-up)的方式,先了解廠家需求,再向他們配對合適的技術。」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博士畢業生徐光海去年透過其初創公司「科日發展」,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合作,至今接觸10個廠家配對科大創新技術,協助本地企業改善生產流程及升級轉型。

氣味探測器助控食物品質

徐光海說,廠商會旗下專門為廠家提供檢測、驗貨和認證服務的檢定中心平日接觸不少廠家,若發現廠家有業務需要,便會轉介給他,協助尋找創新技術解決方案。他舉例,有食物加工廠生產線要以大量人手監察品質,但成效不夠好,他了解後發現工人需以肉眼判別食物有否發霉、變壞等,遂諮詢科大的教授,再提供合用技術方案。由於食物變壞後會有異味,該食物加工廠現正試用科大研發的「氣味探測器」協助品質控制,一方面可加強成效,又可節省人手。

徐光海說,除改善生產流程,創新技術亦有助廠家升級轉型,如食品包裝行業競爭大,不少公司盼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徐光海曾成功向食品包裝公司配對「納米抗菌膜」技術,令該公司除可做普通食品包裝,亦打入高級食品市場。

廠商會:助「產學研」連接

廠商會副會長盧金榮說,傳統工業界市場競爭激烈,若不升級轉型,很快會被市場淘汰,因此對於新技術有渴求。他認為廠家不欠資源,只是沒有渠道接觸創新科技;另一方面,院校有很多創新技術,卻因欠缺行業經驗,難以將技術應用、量產等。他相信以由下而上的配對方式有助「產學研」連接。盧說,不同院校各有擅長的技術領域,透露會與其他本地大學合作,為廠家配對合用技術。

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教授范智勇說,院校科研技術成功推出市場的案例不多,「可能只有1%至5%」,原因之一是不少教授都不是專職做生意,找不到投資可能就會放棄,而即使是大學的知識轉移處也未必能為所有科研做配對,期望上述合作可以把配對的橋樑架起來,促成更多技術轉移。

明報記者

相關字詞﹕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廠商會 香港科技大學 再工業化 技術轉移 科大 創科線 創科線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