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康文署轄下現約有50間桌球館,奧蘇利雲去年底受訪時透露,計劃在港開設約20間桌球館。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認為,目前香港市場未必承受到,「香港近年經濟不太好,短期內有大投資是困難,難以數個月或一年內突然容納到咁多新開桌球館。我並非不支持此事,不過需要長時間,若桌球館將來放寬更多限制,香港每年恆常有職業賽,再加球星效應,市場愈做愈大,就會有吸引力」。
稱昔日港產片渲染波樓形象過時
康文署上月25日起接受持牌桌球館申請放寬青少年入場限制,最低年齡由16歲降至8歲,以及限制青年入場時間由晚上8時放寬至晚上11時等。兩名年輕港將張家瑋與卡比多羅比都認為,放寬後會令想打桌球的學生和對正在發展的球手都較容易分配時間。張家瑋稱:「像以前拍戲那樣黑漆漆、各種不良嗜好集齊的『波樓』環境,我少時未經歷過。」卡比多羅比則表示:「香港具規模美式桌球館只有一個,但小球手從天水圍、屯門等地出市區要一個多小時,放學後去到6、7點,打到8點就要走,多了3小時是有很大分別。桌球館內可能有人吸煙、飲酒,但不止是這裏有煙酒,餐廳、街上都有。」
有教育界聲音擔憂放寬會「教壞細路」,羅永聰稱:「現在不是80年代,以前小朋友無手機、電腦上網,可能會去機舖、波樓消遣。但現在2025年,是否仍然不要讓青年去桌球館打桌球就是保護?有些不着邊際。桌球館可能受昔日港產片根深柢固,渲染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