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迎大獎賽未解憂 港桌球陷體院降級危機 張家瑋卡比多羅比指減資助礙爭佳績 桌球總會冀政策因時制宜

【明報專訊】香港桌球界3月喜憂交集,先是明起一連6日在啟德體藝館舉辦世界格蘭披治大獎賽,相隔35年再辦排名賽;另邊廂談論已久的香港體育學院精英項目降級危機,則在本月底到達大限,至今了無音信。英式及美式桌球兩名港隊年輕代表張家瑋與卡比多羅比(Robbie),同稱港將佳績有賴體院支援,資助銳減恐令桌球發展舉步維艱。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則嘆對現狀無可奈何,促請政府檢視政策與時並進。

文:林欣澤、余瑋;圖:廖凱霖

桌球2009年起獲列入體院精英項目(2013年改制後成A級項目)至今,目前有23名精英運動員、12名青年運動員及2名潛質運動員受惠;惟項目自2010年廣州亞運後,連續4屆未納入競賽項目,至2030年多哈亞運才確認回歸,因而未符合體院A級項目評核準則(見表)。政府轄下體育委員會在2023年曾將評核限期推遲兩年,本月底大限再至。若最終降至B級,桌球每年所獲資助料從約800萬元大減八成至150萬元,另失去體院訓練設施、教練和運動醫學等配套。

或失八成資助 張擬留英省成本

26歲的張家瑋投身體院全職運動員近10年,贏過2015年世青冠軍及2022年世運會金牌,去年更藉稱霸世界桌球協會(WSF)錦標賽,取得2024至26年兩季世界巡迴賽資格。即將完成巡迴賽首季的他稱一路走來有賴體院支援,自感比其他自費赴歐出賽的非英籍球手更幸福,「巡迴賽賽程頻密,排名不高的球手都選擇長留英國,不時見他們惆悵何時能回家,畢竟機票不便宜,如對中國、泰國球手而言每程都是長途機。我能不斷來回香港和外地是很幸福的事」。若失去體院資助,他稱可能仿效其他球手留英,另重新審視比賽行程,「未必如去年每個比賽都去。不過第2季需爭世界排名前64位保住巡迴賽資格,都會盡量去」。

開訓練場自救 卡:恐人才流失

「體院是桌球手心理上的安全網。」23歲的卡比多羅比在2022年曾脫離體院,經歷全年自費出賽的日子,因此深明有資助與沒資助的天淵之別,「每次比賽要打入8強、4強才可賺到一些錢,美式桌球獎金比英式相對少,就更辛苦。體院支援起碼減少球手六七成壓力,沒這份壓力已是優勢」。Robbie在1月底於紅磡開設私人訓練場地,以會員制形式營運;場地設3張專業美式桌球枱,其中一張更是他去年戰畢美國公開賽後,向賽會斥資逾10萬港元引入。這名去年英國公開賽冠軍稱,開場地跟體院降級危機有直接關係,在美式桌球場地有限下,盼為隊友提供穩定訓練地方。他又認為失去體院資源會讓小球手失去目標,長遠恐導致人才流失,「進入體院訓練是很大的動力,當他們知道不能再以此作為追夢目標,可能就此放棄」。

桌球是留是降,羅永聰上月中受訪時稱未收到官方通知。他強調桌球非要特殊優待,而是促請當局檢討政策,「30年的政策不代表今日一定適用。像20多年前無得賭波,現在有得賭,都是不斷演變,現在更說賭籃球」。他坦言桌總資源有限「連場地也沒有」,球手若被迫離體院便要自覓場地,「我們無能為力,現在可做的就是游說政府、爭取市民關注」。體院回覆本報查詢稱正根據現行政策及機制檢討各精英體育項目表現及評分,並將結果向局方報告,待體育委員會評估及決定各項目資助級別。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