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的士在香港是惹火的公共交通工具,只因害群之馬拒載、兜路和濫收車資,敗壞的士業界的名聲,壞印象甚至被電影人借題發揮,1990年代就被拍成邪典電影《的士判官》,30多年後仍見諸傳媒報道及網絡爭議。本地人、旅客同樣是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旅客從交通認識城市文化,他們可有從搭的士體驗到香港的好客之道?司機的職業操守取決於個人修養,樹大有枯枝無法避免,不過藉由設計或有辦法重修乘客與司機之間互信。 相關字詞﹕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