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朱浩霆

朱浩霆:特朗普「挺幣」與「關稅」下 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發展之路

【明報文章】美國總統特朗普祭出「對等關稅」,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場瞬間陷入恐慌,股市應聲重挫。虛擬資產市場也難倖免,比特幣一度跌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點,投資者信心遭重創。短期來看,貿易摩擦升溫令全球市場波動加劇,避險情緒推動美元走強,如加密貨幣等高波動性的資產遭拋售。

美元地位或降 數碼貨幣發展空間更大

然而市場本身具自我調節機制,從中長期角度觀察,市場仍將看好「Web3」長期發展潛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若「對等關稅」削弱美元主導地位,反而可能為加密幣及央行數碼貨幣提供更大發展空間,成為新一輪資本配置的潛在焦點。在此情勢下,香港更應加快研究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

自2023年香港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制度以來,虛擬資產交易市場及相關現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交投,並不活躍。香港在虛擬資產方面的監管,相對歐盟及英國等地嚴謹,尤其禁止多種虛擬資產投資服務,及對零售投資者設限。歐盟法規(MiCA)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建立了明確且包容的合規框架,平衡創新與監管。而英國則着重資產的法律定位與反洗錢要求,雖未全面開放,但彈性相對較大,未明確禁止質押、收益農耕(yield farming)、借貸及保證金融資等活動。

4月7日本港證監會發布通函,允許持牌平台在符合風險管理標準下,向客戶提供質押服務,並認可虛擬資產基金透過平台進行資產質押。此舉呼應今年2月推出的「ASPIRe」路線圖,可視為推動市場活躍度的關鍵一步。除了投資市場,未來若能結合虛擬資產生態與央行數碼貨幣的應用場景,將有助提升整體金融科技創新水平,及使其他經濟活動更具效率。

在監管與創新中尋突破

要將虛擬資產推向主流,當局仍須在保障投資者權益與推動創新服務之間,取得更佳平衡。除ASPIRe路線圖提出落實規管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和託管人制度,及研究允許虛擬資產開放借貸及保證金融資等服務,投資推廣署及相關政府部門應積極吸引國際大型平台和虛擬資產服務公司在港經營,共同建立多元生態,提升香港在發展虛擬資產中心方面的競爭力。此外,從業員與投資者教育亦不可忽視,應透過認證課程及牌照考試等方式,加強從業員對區塊鏈技術原理、市場風險管理和監管要求的普及與培訓,從軟件上支援建立市場生態。

當特朗普同時高舉「挺幣」和「關稅」大旗,香港更需把握政策與市場雙重契機,在穩健監管與創新驅動中尋求突破。唯有在保護投資者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虛擬資產多樣化服務,完善法規及提升從業員與投資者教育,並積極探索央行數碼貨幣與虛擬資產的融合應用,方能真正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地位,助力產業長期健康發展。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榮譽會董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朱浩霆]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