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李兆波

李兆波:啟德七欖的成功原因和意義

【明報文章】上月底的國際七人欖球賽,第一次移師啟德體育園舉行,賽事圓滿結束,我在3月29日(周六)和30日(周日)也有參觀賽事;星期日的幾個決賽我更是在南看台觀看,見證了氣氛最熱烈的一面。這個「盛匯超級3月」是成功的——七欖、Art Basel等最少帶來了人流,酒店房價也水漲船高。如果香港有多些這類頂級盛事便好了,因為這些才是真正的盛事。老實說,之前有不少「盛事」真的不是那麼「盛」,帶來的無論是人流、經濟效益都很有限。

兩大企業贊助 交亮麗成績表

七人欖球賽的成功,對比之前一些體育賽事的亂局,如「美斯之亂」、費高簽名會、桌球賽趕走觀眾等,有着一個重要因素:七欖的冠名贊助是匯豐和國泰,兩間都是本港頂級大型企業,也是有關行業即金融業、航空業的領導者之一。相信在職場也知道,要加入國泰、太古或匯豐,水平一定不會差,或者一定是頂級人才。在此背景下,一項兩大企業冠名贊助的重要活動,一定不會有閃失,而事實也是如此。

當然,公平點說,七欖舉辦了多年,當然「出事率」低。但啟德是個新場館,由大家期待在開幕時有直播,到桌球賽趕客,都是怪事連篇。幸好,國泰、匯豐和欖球總會交了亮麗成績表。

如果要找可以改善的地方,是啟德體育園泊車位大大不足,只有不到300個,而且在特別交通措施中會停用。相比香港迪士尼樂園和亞洲國際博覽館,兩者皆有過千個車位,方便有需要的用家。有去過啟德體育園的朋友也知道,坐港鐵是方便的,離場時也有巴士;但由宋皇臺站或啟德站步行往主場館,距離頗遠。有需要駕車以減少步行的人,如有長者的、行動不便的,便無選擇了。還有,各大商場也爭取駕車人士,因為他們的平均消費會較高,惟啟德體育園在設計的細節上有不足。

廣告不夠國際化 令人擔心

七欖雖然成功,但也暴露了香港面對的一些問題。疫前、2019年前是全場滿座的,一票難求;疫後包括今次,單日入場人數不到4萬,可以看到有空座位。

此外,場內廣告不夠國際化,都是本地大型企業。香港常說自己是國際城市、國際金融中心,但最國際化的體育盛事七欖坐不滿,廣告又不夠國際化,確實令人擔心。對比新加坡,它們國際化得多,原因大家都明白。2019年後、疫後不少外資不是減了規模便是走了,這點由國際學校學生到寫字樓空置率,到七欖觀眾數目,都可以解釋到。

香港是商業城市、金融中心,有很多頂級人才。政府內部應該有多些這些人才,令香港恢復活力。還有,行政會議應該有多點商界領袖,不論是中資、港資。匯豐銀行(不是匯豐控股)是本地的,國泰航空是香港的home carrier。商界人士除了為股東爭取回報,也創造就業、為政府帶來稅收。多一些頂級人才在政府,相信垃圾徵費的亂局、美斯事件等不會發生。他們的觸覺較快,對很多事情的反應會快些,香港也可望重回一直以來的角色。

作者是經濟學者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兆波]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