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本月2日,美國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基礎關稅,對大多數國家加徵10%到50%不等的關稅。除了宣布高額關稅,美國還明裏暗裏給出關稅談判條件。比如近日,美國不斷向中國釋放「達成TikTok交易有助於緩解關稅」的信號。特朗普最終還向所有國家喊話,如果能夠開出一些「驚人」的交換條件,他對降低關稅持開放態度。
隨着特朗普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關稅表述愈來愈多,其關稅政策思路倒是愈來愈清晰——除了打破現有全球貿易現狀、推動貿易平衡和實現製造業回流,以關稅作為談判籌碼來實現貿易以外之目的,同樣重要。特朗普的兒子埃里克(Eric Trump)還警告各國:「應盡快與特朗普政府展開貿易協商,否則將輸得徹底。」
美國戰略轉向 「休克療法」攪亂世界
眾所周知,穩定性對關稅制度十分重要。一國關稅政策的連續性和可預測性,能夠降低交易成本,並保證其國際貿易持續而順暢地進行。如今,特朗普卻隨意將關稅政策作為談判交易條件,不但單方面破壞既定貿易規則,也對整個國際貿易環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特朗普曾在其回憶錄《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這樣總結自己的談判經驗:「激化矛盾、極限施壓,將局勢推向災難邊緣,試圖在最後一刻達成交易。」這一思路,如今正指導着美國包括關稅在內的所有對外政策。
愈來愈多迹象表明,美國正在經歷一個戰略轉向:不再事事做「大佬」,從霸主地位退回普通競爭者;不再承擔大國責任,更傾向把世界拉回叢林社會。
這種角色的變化,也包括美國如何看待美元。從其全球「對等關稅」計劃來看,美國似乎也準備放棄美元在全球金融中的特殊角色。特朗普認為,當前全球貿易格局對美國非常不利:美元價格過高,不利美國產品出口,掏空了美國製造業。然而,實行高關稅等於放棄美國在各國的貿易逆差;而貿易逆差是美國向海外輸出美元,進而操縱匯率、低成本取得全球資源的前提。貿易平衡意味着放棄美元霸權。
在美國這種戰略轉向下,特朗普的「休克療法」正給世界造成極大混亂。近年來,美國政府無論是在國內政治還是對外政策中,總是扮演秩序的破壞者、混亂的製造者。比如在特朗普看來,當前關稅戰是場「經濟革命」,是打破美國當前產業路徑依賴、建立製造業回流機制,緩解產業空心化,令美國成為真正有實力之國家的重要途徑。而這場所謂「經濟革命」,所有人都要為其買單——美國國內要過一段難日子、美股下跌、通脹高企,可預期的經濟衰退概率增加;國際社會則要過一段亂日子,特朗普對外政策多變,實行「交易式外交」,不斷破壞國際秩序,攪亂全球資本預期,進而出現全球範圍的經濟衰退。
各國應抱團取暖 以確定性對冲不確定性
有觀點認為,特朗普挑起的這場關稅戰,或許令1930年代全球大蕭條的歷史重演。當年美國因國內經濟衰退,出台《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試圖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自保,最終導致其他國家以報復性的關稅回應,全球貿易規模萎縮66%,經濟衰退在全球加劇蔓延。這場危機,後來也被視為二戰的主要導火索之一。歷史會重演嗎?
當前,特朗普關稅的「子彈」仍在飛,各國也都在尋求因應之策。就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前3日,中日韓時隔5年重啟經貿部長會議,承諾要加強自由貿易、加快全面三邊自貿協定談判。此外,中歐之間、歐盟內部也在深化和重組貿易關係。有觀點認為,若一些國家因關稅而中斷對美貿易,未來一個時期,非美的自願同盟會自然而然地形成。當下各國應該相互合作、抱團取暖,攜手以確定性來對冲美國加徵關稅給全球貿易帶來的不確定性。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