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羅健熙

羅健熙:從開幕到首賽 未顯體育園世界級氣派

【明報文章】耗資319億元、籌備多年的啟德體育園正式啟用,不僅成為香港體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運動及娛樂場地。體育園的設計和硬件規格都達到國際標準,不輸其他地區的著名場館。可是這個特首稱為「世界級香港新地標」的體育園,從開幕禮到首場賽事,在短短10天已接連出現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

開幕禮「歡樂滿東華化」

開幕禮第一個爭議點,便是政府堅拒媒體全程直播的謎團。據官方解釋,他們希望以錄播形式向觀眾提供「一個緊湊、鏡頭角度最佳」及「一氣呵成」的版本。但在現今科技如此成熟、直播已成基本的時代,這種選擇實在令人費解。更尷尬的是,錄播版本非但沒有達到理想效果,反而因畫面剪輯錯誤和流程混亂,引發更大批評和嘲笑。「又話錄播更加緊湊精彩嘅?」這種「自打嘴巴」情况,使政府早前的解釋顯得更蒼白無力。

幾十年來第一個大型體育園區,又被視作香港未來大型國際盛事重點設施,開幕禮理應有相應氣派才匹配。當市民聽到「開幕禮」時,往往會聯想到國際大型運動會如奧運或世界盃那種氣勢磅礴、令人驚歎的表演場面。我也期望開幕禮能展現香港在體育文化等方面的魅力,讓世人看見香港光芒。惟開幕禮內容卻使人感覺更像《歡樂滿東華》或「TVB台慶」的程度:從節目設計到表演陣容,整體欠缺莊嚴氣派,也沒有活力四溢的氣氛,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顯得與「國際」、「世界級」定位格格不入。

例如,江旻憓與甄子丹的劍擊表演,或林丹和蔡贇、朱玲玲與葉蒨文打羽毛球,表面看來是與眾同樂,但也讓人質疑這體育設施開幕禮有否足夠尊重運動員專業,有否藉此機會展現運動項目的實力和魅力?又怎樣透過這些運動項目和運動員突出香港特色?這些與眾同樂的事,運動員或許不介意,惟拿來作為開幕禮表演就顯得十分彆扭。當然還有把羽毛球打向觀眾席一幕,不期然令人想起當年亞視台慶「扔壽包」的尷尬場面。說起亞視,2004年其台慶還能邀請AC米蘭一眾球星出席(除了給自己唱生日歌的岩布仙尼,還有馬甸尼、舒夫真高等當打球星),可能比這次開幕禮更「國際」。

恍如懷緬30年前光輝歲月

本地表演嘉賓的選擇亦令人有很大疑問。嘉賓集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明星(如劉德華、葉麗儀、林子祥等),稍近代的有容祖兒和出道10多年的李幸倪,唯一本地新晉歌手僅有張天賦。那些當年的天王天后級人馬,在2025年的今天,或許只有劉德華被視為仍活躍的人物。對一個標榜要面向世界的新場館而言,實在未免太過暮氣沉沉、保守和落伍。

更令人失望的是,開幕禮完全缺乏國際元素。既無外地表演嘉賓,也沒有邀請外國運動員參與,與「聯通世界」的主題背道而馳。最後大合唱環節演唱的是1991年作品《壯志驕陽》,雖然這首歌本身是經典佳作,惟放在這樣一個場合,就給人一種時代錯置、平行時空感覺。當世界各地都努力以創新和多元化方式吸引國際目光時,香港卻像仍在懷緬30年前的光輝歲月。這樣的開幕禮真的能代表香港未來嗎?

若說開幕禮的問題還可歸咎籌備時間不足,那麼首場國際桌球賽的「宵禁」事件,則更顯出運作層面的漏洞。比賽因進度而超時是極常見情况,但體育園卻出現因「宵禁」而在完場前已趕走觀眾的情景,實在匪夷所思。這樣的安排不僅打亂比賽進程、嚴重影響觀賽體驗,也會引起外間對香港有否能力舉辦重要國際盛事的質疑。一個耗資數百億元建成的場館,連這樣基本問題都無法預見,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此前政府多次安排公務員「演練」,並說「演練流程暢順,達到預期效果和測試目標」。但一群人乖乖按指示入場、坐下、離場的預演,可以達到的效果就是確認在沒有變數和突發事件下是會十分順利的,惟現實豈會如此?這做法與政府過往的「紅隊」政策如出一轍——表面上是角色扮演,實際卻因缺乏真正多元觀點而淪為自我陶醉的空談,根本無法真正做到沙盤推演、及早識別風險等目標。

倘缺軟件配套管理能力

華麗場地淪為「空殼」

據媒體報道,原來整個開幕禮的籌備時間僅有約3個月。這樣的時間安排是否足以體現政府對體育園的重視?這樣草草拼湊的開幕禮,究竟能給香港和國際社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這個是否就是開幕禮「歡樂滿東華化」的最大原因?是不是太倉卒而令仍然活躍的演藝界人士無法遷就檔期?為什麼興建了6年,又明知它是如此重要地標,開幕禮卻無充足時間籌備?這些相信是不少市民心中的問題。

啟德體育園開幕,應是香港體育和文化發展的新起點。體育園硬件達到國際水平,但硬件再好,倘缺乏相應軟件配套和管理能力,也難以發揮其應有價值,再華麗的場地也只會淪為「空殼」。從開幕禮安排到首場賽事的混亂,可看出政府和場地管理方在這方面的準備仍遠為不足。我希望他們能汲取這次經驗教訓,真正使啟德體育園成為一個能夠代表香港、與世界接軌的國際都會重要地標。

作者是民主黨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羅健熙]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