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莊榮輝

莊榮輝:民處倡「聯廈聯管」恐難有成效 建議推「聯廈清潔」服務更到位

【明報文章】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聯廈聯管」,希望協助「三無大廈」(無業主立案法團、居民組織及管理公司)和一些規模較小的單幢樓宇處理大廈管理問題。

早前民政處在油尖旺區議會的討論文件指出,預計今年上半年於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荃灣推出為期一年的試驗計劃,並表示會由非政府組織負責相關統籌工作,協助三無大廈依照《建築物管理條例》聯合聘請管理公司。

其實,計劃原意是因為這些三無或小規模大廈(下稱「這些大廈」)在現實中難以聘請管理公司協助管理,簡單而言,計劃就是要兩幢或以上大廈「夾錢」聘請物管公司。這計劃是政府單方面的良好意願;實際上要這些大廈依法執行揀選管理公司,實行聯合管理,將面對種種困難。

揀選公司程序困難 難吸引投標

這些大廈本身獨自召開法團會議已有一定困難。再者,要數座大廈的業主揀選到同一間物管公司,可以怎樣操作呢?而物管公司又怎樣在未能預期向多少座大廈提供服務下提供報價呢?每座大廈所需服務亦不同,應如何分攤管理公司費用呢?

每座大廈都有自己的公契,每個業主都要遵守自己大廈的公契。因此在這些大廈揀選管理公司及計算分攤管理費時,將可能面對複雜的計算程序。這些程序可能令個別大廈業主覺得不公平,從而減低他們參加計劃的意願。

「聯廈聯管」實在難以吸引管理公司投標。試想像:管理公司假如真的成功獲數座大廈同時選出提供物管服務,這管理公司便要聽從多個法團主席及多個管理委員會的指示去工作。假如這些不同法團對某一件事有不同意見,又應如何決定呢?

在管理公司而言,「聯廈聯管」明顯是「豬頭骨」,無足夠吸引力。到時可能只有些「沒有生意」或「聲名狼藉」的管理公司才有興趣投標;估計大型管理公司會「避之則吉」。

這些大廈一般而言連給予管理員坐的管理處都沒有,甚至無升降機及水缸等設施,日常根本沒什麼東西要管理。而管理公司主要提供的大廈管理服務,例如處理帳目、協助招標、處理會議及一些引伸的文書工作,對這些大廈而言,由於業主數目少,上述服務他們可能用不着。

這些大廈要處理的事情不外乎是更換樓梯照明、依法購買第三者保險、消防年檢及清潔問題,用不着管理公司長期跟進。這會令業主或法團覺得沒有聘請管理公司的必要。

管理公司服務未必到位

「聯廈聯管」的可持續性存疑。如上所說,要這些大廈揀選同一間管理公司已是難事;若在約滿後再要這些大廈又再揀選同一間公司,或要這些大廈一同揀選另一間公司,可說是難上加難。那麼「聯廈聯管」又如何走得遠呢?

綜觀這些大廈在日常管理上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環境衛生。2003年SARS及2020年新冠病毒,令業主及居民知道環境衛生的重要。但這些大廈由於戶數少,一般沒有處理垃圾的設施例如垃圾槽或垃圾房,亦無升降機,所以很難聘請清潔工人或清潔公司;就算聘請到,處理保險及監工都很困難。

現時政府在清潔街道的問題上,透過食環署監管外判清潔工,或外判清潔公司處理,效果行之有效。倘政府在上述提及的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荃灣等舊樓區域聘請清潔工或清潔公司,為這些大廈倒垃圾及清潔大廈公共地方,再以用者自付原則向業主或法團收回成本價,就能大大改善樓宇衛生問題。

其實,這些大廈有不少業主每天都把自己的家居垃圾放在街道,嚴重影響環境衛生。上述建議亦可同時解決這問題。

總結而言,「聯廈聯管」實在是難以執行的計劃,而且效果存疑,亦未能應付這些大廈業主的問題。管理公司未必樂意提供有關服務,業主亦未必覺得有這需要。筆者建議改推「聯廈清潔」,政府將清潔街道的管理及經驗,轉放在這些大廈的公共地方清潔上,是駕輕就熟;業主亦必定樂意付出合理費用去改善環境衛生問題。

作者是民主黨房屋政策發言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莊榮輝]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