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財政司長陳茂波上周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計劃將飛機乘客離境稅由120元增至200元,並於2025/26年度第三季實施。此舉雖有助增加政府收入,但可能影響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競爭力及相關產業,值得深入探討。
增旅客成本 或致轉向內地星洲
香港高度依賴國際貿易和旅遊業,航空業的發展不僅關乎機場營運,更與整體經濟息息相關。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數據,航空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9.9%,提供32.3萬個職位,顯示其對經濟至關重要。上調離境稅將增加旅客出行成本,對短途旅客影響尤甚。以香港來回大阪的低成本航班機票為例,香港機場稅費將從13.8%增至17.8%,而日本稅費僅為10%,這可能削弱香港機場的價格競爭力,減低旅客選擇香港作為中轉或目的地之意願。而短途旅客對價格尤其敏感,增加離境稅可能促使他們轉向廣州、深圳或新加坡等目的地,衝擊香港旅遊業及相關行業。
此外,航空公司可能因稅費增加而減少航班頻率或取消航線,削弱本港國際連通性。
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去年啟用,建設耗資巨大,原意是提升香港機場容量及競爭力。然而,上調離境稅可能影響其使用率。航空公司在開設新航線時會考慮稅費水平,而香港機場稅費本身已較高;進一步加稅恐會降低吸引力,導致第三跑道未能充分發揮作用,影響投資回報。此外,第三跑道項目已通過機場建設費向乘客收費,符合「用者自付」原則;進一步加稅可能被視為雙重收費,對旅客和航空公司造成額外負擔。
更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並非區內唯一爭奪航空樞紐地位的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內,廣州、深圳等機場正迅速發展,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服務。舉例說,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近年不斷擴建航站和跑道,並通過更具吸引力的稅費政策、補貼措施招來航空公司和旅客,對本港航空業構成直接的競爭壓力。
或被視為「旅遊稅」 損香港吸引力
此外,與航空業密切相關的旅遊業是香港經濟重要支柱,上調離境稅可能會降低香港的旅遊吸引力。根據旅遊業界數據,短途旅客(如來自東南亞和內地的旅客)佔香港入境旅客相當大比例,且對機票價格較敏感,增加離境稅可能使他們轉向其他目的地。
加上疫後全球旅遊格局發生變化,香港旅業復蘇本身已充滿挑戰,上調離境稅可能被視為一種「旅遊稅」,進一步削弱香港吸引力,連帶影響酒店、零售和餐飲等相關行業,對整體經濟產生連鎖反應。
政府應充分考慮措施潛在影響
上調離境稅雖可增加政府收入,惟其對香港航空業和整體經濟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香港須通過全面的政策評估和靈活應對措施,才能夠在區域和全球航空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制訂相關政策時,政府應充分考慮其對航空業、旅遊業和整體經濟的潛在影響,以確保香港長期繁榮和競爭力。
作者是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