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近日一番話,似乎讓不少憂心中美博弈愈演愈烈的人看到一絲轉圜之機。特朗普在海湖莊園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
這一表態難免令筆者想到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戰略界一直影影綽綽地慫恿美中兩國以「G2」名義「共治天下」。彼時,中國堪堪坐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方也亟需中方在應對全球金融風暴、全球氣候變化等世界性的挑戰上合作。可以說,當時中美關係頗有一段「合作蜜月期」。但在這段「蜜月期」背後,也正是在奧巴馬執政後期,美國提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顯然,美國將重心轉向亞太的核心,就是不能容中國「坐大」。此後,特朗普、拜登兩屆政府的印太戰略,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
特朗普願與華並肩? 從其言行見端倪
幸而,當時中國並未吞下「G2」這顆糖衣炮彈。雖然中國展現出大國擔當,例如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這一問題上出力甚多,也正是中美談判促使《巴黎協定》最終簽署,為全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達成劃時代的里程碑,但中國保持了戰略清醒,並未陷入「與美國共治天下」的幻夢。
回到當下,為什麼特朗普會提出「中美一起解決世界所有問題」呢?須知,正是在他執掌白宮的第一個任期,美國與中國徹底撕破臉,一把掀開科技戰、貿易戰等序幕。將中國視為美國頭號競爭對手的特朗普,會樂意與中國攜手並肩?
其實,從之前8年特朗普的言行中可窺見端倪。對經貿關係,特朗普傾向雙邊談判,對WTO(世貿組織)等多邊機制頗為詬病;對地緣政治,特朗普宣稱可迅速結束俄烏衝突、巴以衝突,令美國盡快從亂局中抽身;對於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的挑戰,特朗普嗤之以鼻,以「退群」了之……
簡單講,對二戰之後美國主導建立的全球秩序,特朗普及其擁躉認為美國付出良多,惟回報仍不夠豐厚,並且還令中國等國家受益,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特朗普要求北約盟友大幅提高國防開支,要求台灣「付保護費」,在經貿上動輒以關稅要脅,要求歐盟、中國等大幅「買美國貨」……從特朗普曾經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世界衛生組織等一系列動作來看,這個「交易大師」認為美國承擔的國際義務是一筆不划算的「交易」,美國被佔了便宜,所以才想要「卸膊」。
中國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特朗普提出「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看似積極的表態,可能是一種與中國談判的要價,畢竟除了此前的各種恫嚇,懷柔也是手段之一。但從中亦可以看出,特朗普並不寄望聯合國等多邊機制來解決世界面對的問題。秉持「美國利益優先」的他,對「大國胸懷、視野、擔當」也不怎麼感興趣。說穿了,美國在全世界惹了一堆麻煩,卻指望拉中國「孭鑊」。
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接連「退群」之時,不少西方主流媒體就感嘆,中國將趁機佔領美國留下的領導力真空。其實從2013年至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既是為世界提供共贏的國際公共產品,也是按自身節奏,獨立自主而為之。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新的地緣政治時代,全球領導力競爭勢將加劇,中國該如何做到「大國應有的樣子」?無他,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矣。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