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時間回撥到2002年,當時香港大專界討論國際化如火如荼,一些學者感覺到,在重視英文書寫、側重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研究的趨勢下,本港的社會文化研究,特別是以中文發表的學術著作,可能再難有一席之地。因此,他們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文化與社會研討會」,並出版了論文集《香港.文化.研究》。當時第一屆研討會的發起人,及該論文集的編輯,是呂大樂、馬傑偉、吳俊雄,3名都是德高望重的學者。
2010年左右,研討會由張少強、梁啟智、陳嘉銘3名學者接棒。那時候,大學國際化的影響已經成形。英文學術出版是主流,在國際化的主軸下,一些難以進入國際學術議程的本地研究題目,明顯舉步維艱。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一直堅持籌辦這個研討會,更加顯得意義重大。
自2018年底開始,筆者4人有幸接手籌辦這個研討會,結果一辦就是3屆。本月初,第11屆研討會於香港恒生大學順利舉行。雖然這個研討會不是大型學術會議,但20年下來,透過歷屆研討會的講題及論文集(註),回顧前人的研究題目,也足以折射香港媒介文化研究的演變。
由於這個欄目側重媒介文化,我們特別着重回顧這些範疇的演化,以下是一些觀察:
從大眾到分眾
今天回看頭兩屆研討會的題目,彷彿還能透過文章感受到,以往流行文化、大眾文化的「風光日子」是怎麼一回事(雖然其實已經在走下坡)。那個時候,大眾文化還是很具體的一回事。學者們研究麥嘜(〈當麥嘜遇上文化研究〉,吳俊雄)、研究陳慧琳(〈偶像與香港文化英雄〉,馮應謙),背後意味着一個可以透過閱讀文本來分析整體香港文化的媒介環境。
之後,合拍片成為研究香港影視的冒起議題,「開放與局限」固然是當中的宏觀探討題目(〈開放與局限:中港合拍影片的過去與今天〉,陳嘉銘)。不過,同樣的產業,因應市場環境出現調節,「港產片」的招牌,邁向更龐大的內地市場,它們呈現出來,有幾多是香港身分,有幾多是國族身分,成為了延伸的討論問題(〈論電影《葉問》中的華人民族主義〉、〈論電影《葉問》中的殖民香港故事〉,張少強、羅永生)。然而,當合拍片與香港文化的關係糾纏難分的時候,《天與地》異軍突起,成為重要的分析資料,讓大家了解社會共鳴背後的情感結構(〈Is Our City Dying? 香港電視劇《天與地》與身分認同角力〉,周佩霞)。
同時間,新一代創作人,在一個娛樂產業底蘊深厚的地方,他們如何看待前輩留下的遺產,他們對創作、對創意工業的抱負跟前人有什麼不同,引起了馬傑偉和吳俊雄的興趣,透過訪問幾十名年輕創作人,摸索在一個已經分眾、網絡部落化的環境下,商業創作如何同時是一種後物質實踐(〈迎接香港普及文化的部落時代〉,馬傑偉、吳俊雄、鄧鍵一)。到了今屆研討會,莫哲暐也有匯報,他訪問年輕一代的電影工作者進入工業後,如何一方面適應電影生產場域的循習,同時嘗試在當中找到突破點,在固有的循習中嘗試新的實踐。
身分認同與價值轉化
身分認同從來是研究香港文化不可或缺的範疇。早在第一本論文集,已經有關於〈茶餐廳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梁世榮)的文章。有趣的是,在同一本論文集,馬傑偉透過深入訪談提出,在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當中,中港身分不在於兩種身分的異同,而是一種動態的經驗,每個人都會從各自的生活環境,自行取捨兩種身分認同的不同部分(〈市井國族主義:重劃大陸與香港的文化版圖〉)。至於遇上北京奧運的期間,當然也吸引到學者了解「京奧」熱潮怎樣同時推升香港市民的國族認同(〈後京奧香港身份認同〉,馬傑偉、馮應謙、林萃光)。
2000年代中後期,連串保育運動,勾起了學者們探索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價值轉變的研究方向,例如中區警署保育(〈歷史文化再造:中區警署建築群〉,谷淑美)、高鐵爭議(〈高鐵爭議中的邊緣化和融合想像〉,梁啟智),都成為了一時的分析課題。甚至乎,因應當時各種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傳媒怎樣報道社會運動(〈大眾傳媒與社會運動的前世今生〉,梁麗娟),另類意識形態在網絡上掀起的爭議(〈本土右翼與經濟右翼〉,葉蔭聰、易汶健),也是關於媒介與價值轉變的探討課題。
變化中的新聞研究
過去20年的研討會,新聞研究一直佔有相當篇幅。如果以分析方向來說,新聞論述是重要的探討範圍。透過分析新聞論述,我們可以看見新聞呈現民意背後,怎樣涉及社會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力量,及編輯室運作的互動,當中包括七一遊行的公共論述,怎樣呈現參與遊行的群眾是何種模樣(〈從民意激盪中重構香港政治文化〉,陳韜文、李立峯);也有分析個別事件下的新聞論述(〈建構媒體範例:香港塌樹事故的新聞論述〉,陳智傑)。
除了分析新聞論述,也有學者透過跟新聞工作者深入訪談,以從業員的角度,了解新聞生產涉及的各種因素,例如意識形態、機構文化、科技變化等因素互動,如何影響新聞生產的形態,以至新聞機構的發展方向。例如在較早的時期,徐婉詩透過訪談,分析香港記者採訪內地新聞的點滴(〈香港記者的中國故事〉)。在即將出版的新一本論文集,陳智傑和研究伙伴也是透過訪談,了解不同傳媒機構怎樣回應數碼化的挑戰(〈香港新聞傳媒數碼化:科技發展與社會因素〉)。在本月剛完成的研討會,楊子琪匯報的研究,來自學者團隊,其中訪問年輕新聞工作者,了解他們怎樣適應一連串人事變動下的工作環境。
以上只是我們回顧過去論文集的粗疏整理。當然,香港文化與社會研討會經歷了11屆,共20多年的累積,上述只是鳳毛麟角。不過,這個回顧又足以告訴我們,面對學術生產國際化的大趨勢,幾名前輩一直堅持舉辦會議,提出關懷本地事務的問題意識,以本地讀者為分享對象,點滴累積,足以連貫香港社會文化的變遷脈絡,也是日後研究者繼續深化研究香港社會的重要材料。
註:除了書籍形式出版的論文集之外,部分文章曾經在《香港社會科學學報》以專刊發表,也有一些在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以電子文章形式出版。
作者鄧鍵一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祖喬是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曾仲堅是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黃宇軒是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講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