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田方澤

田方澤:支援學童解困 是減數而非加數

【明報文章】早前有專上學院發布學童自殺調查,其生命教育中心主任因建議學校要培養學童的責任感,稱學童要「多想社會責任、家長期望」,引起爭論,相關學者於兩日後道歉。關於學童自殺,每個個案都牽涉不同的複雜因素,不能一概而論。要減少悲劇,如果個人面對問題,建議盡早尋找專業協助。至於在社會層面,社會各界需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

經典社會學的自殺論

每談及自殺,常有人引用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在19世紀的經典研究《自殺論》(Suicide)。涂爾幹在他的研究中,談及自殺並非個人問題,而是跟個人與社會的連繫有關。他歸結自殺的4種原因:利己、利他、失範和宿命型自殺。在此不詳述。

失範型自殺指的是社會規範,社會學家指出在社會轉型時期,舊有價值觀瓦解,人們感到無所適從,因此選擇結束生命;而宿命型自殺,涂爾幹以奴隸制作例子,是社會規訓太強,人們感到無法擺脫悲慘命運,選擇放棄生命。涂爾幹在研究的結尾提出建議,指透過建立新的社會團體、加強聯繫和互相支持,有助人們尋找方向和意義。

200年過去,如今我們常說在沒有絕對價值的多元社會,人們享有選擇的自由,但副作用是不知道往何處去。「失範」和「宿命」——過多的選擇與沒有選擇,同時在現代人的生命當中。在人們關係日益疏離,甚至人與自己疏離的現代社會,我們怎樣互相支持而又不會逼得太緊?是重要課題。

社會如何提供「選擇」和「互相支持」?去年12月區區曾於本版討論,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大人友善」的社會,讓大人可以更有餘力去覺察及關顧學童需要,而非發生悲劇才「後知後覺」。針對學童,坊間常討論加強生命教育、加強輔導,鼓勵學校增加體育和其他活動等。其實我們的學童不夠忙碌嗎?要處理問題,應該是「減數」,而非「加數」。

現今的青少年很忙碌,學業已經繁忙,社會又鼓勵青少年要嘗試各種活動、體驗人生;社交媒體上人們爭妍鬥艷,「美好生活」充滿各種比較。結果青少年容易迷失在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迷失於前路茫茫,迷失於不知如何選擇。但面對高度競爭、經濟結構單一的香港社會,又似乎沒有「讀好書、考好試、搵好工」以外的選擇。

結果是,小學忙於課外活動、考好中學;初中面對高中選科,高中面對文憑試,大學4年又忙於讀書兼職「上莊」拍拖和各種體驗人生。到頭來,我們有沒有停下來的時間?有多少與人深入交流、建立友誼的機會?有沒有了解自我、休整和探索的空間?

大人學童有餘暇 方能互相支持關愛

有餘暇才能夠有思考的空間;有輕鬆的心情,才有深入交友的可能。多年前民間建議學校應該精簡課程;近幾年隨着小學課程改革,課程內容卻愈來愈多。有公民團體建議每年選一至兩日舉辦休整日,卻因課程緊迫而沒有被普遍接納。學校和不少機構固然着墨於生命教育,但如果落實時只變成一個又一個課堂、一張又一張工作紙,「睇吓雞仔孵化」、「鑽石是經得起壓力的石頭」,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必須着力精簡,減少競爭、減少課程、減少攀比;多休息、整理、反思,才有空間探索;大人和學童都有餘暇和空間,方能夠互相支持關愛。否則,即使學童有壓力,但同儕沒有時間傾訴,大人更沒有心力聆聽,問題不會得到解決。至於如何在政策層面落實,就需要教育部門以政治智慧解決。

作者是教育及時政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