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林緻茵

林緻茵:香港「國際教育樞紐」品牌打響了嗎?

【明報文章】承接去年施政報告「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倡議,本年施政報告提出建立「留學香港」品牌,透過獎學金等鼓勵更多來自東盟及「一帶一路」的學生和人才長期留港工作。

「教育樞紐」這名稱,最早由第一任特首董建華提出,當時目標是把香港發展成「區域教育樞紐」,以填補人才空缺;曾蔭權年代,教育被歸為「六大產業」之一,以協助香港轉化為知識型經濟。20多年過去了,香港這個「教育樞紐」的品牌打響了嗎?

較為正面的是,本年施政報告嘗試打通教育、科技、人才這3個範疇,並由政務司長作高層次協調。惟仍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施政報告提到的「國際教育樞紐」,與當年的「區域教育樞紐」,在發展策略上有明顯分別嗎?「國際教育樞紐」背後的政策目標是什麼?是追求人數,還是質素?第三任特首梁振英在他首份施政報告提及的「教育應否作為產業看待」的問題,當中的爭議已解決了嗎?

由「水碩」變「水博」

政府提出的「國際教育樞紐」以「人數」還是「質素」為重,是第一個需要釐清的問題。或有人會覺得兩者沒衝突;也有人會覺得,不同背景的大學或學科,有些以「質素」為目標,有些則以「人數」為目標,它們可扮演不同角色,讓香港魚與熊掌兼得。

這些說法似乎忽略了香港與內地的具體社會背景:香港急需人才(甚至誇張一點說,香港需要人口);一部分內地青年則面對失業、發展困境與流動性的問題,而曾「留學香港」是能夠增加他們競爭力的方法。這些社會趨勢與結構的轉變,既影響內地家長及青年求學的心態,亦間接令一些「黑中介」有機可乘。筆者聽聞最匪夷所思的例子,就是中介公司會提供「面試」服務:有院校要求英語面試,有些英語能力較低的學生,會找公司幫忙應付面試;而公司的服務,就是找一個跟考生相貌相似的人去應試。

林林總總的「操作」,某些情况之下確實很難防範。當香港大學在今年5月曾經爆出幾十宗,甚至可能涉逾百人的假學歷風波,就反映了把關工作不能掉以輕心。假如因為把關不力而令教育制度的整體聲譽受損,我們離吸引人才的目標就會愈來愈遠。

去年底,友人閒話家常時指自己任教的大學有開辦「水碩」課程(即學制短、入學和畢業要求都較寬鬆的碩士),學生明顯跟不上進度,學習意欲也不高。據一些傳媒引述的「小紅書」帖文,近月「水碩」已進化至「水博」。這種「水博」並不是需要寫論文的博士(PhD),而是授課式博士(Doctor of ×××)。據「小紅書」的說法,這些課程要求極低,每月只需親身上課一次,要求甚至遠低於學士。這些資訊是否屬實,不得而知,惟當學校和教師視學生為「客人」,無論是師生關係還是行政文化,都會出現微妙轉變,變得為收生而度身訂做,而不是教學理念和質素主導。

「出口」教育大國的藍圖:文化多樣性

除了信譽外,「國際教育樞紐」還有沒有一些國際公認的條件?據一些文獻和政策文件所載,國際教育樞紐是集中提供國際教育資源的平台或地方;這些地方通常致力於促進國際交流和學術合作,並以此作為提高該地競爭力的政策。要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學生背景多樣性(diversity)是另一基本條件。這條件之所以重要,除了因為文化交流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它也意味着這地方會有更多潛在人才、學術交流、商機和國際網絡,故建立「國際教育樞紐」是一種投資。

不過據教育局數字,2023/24學年就讀教資會資助課程(包括研究院研究課程)的非本地生達23,054人,按年升6%,其中內地生共17,822人,佔77.3%。雖然香港非本地生的人數看似很多,但看過上述數字的人,或親身在大學工作或讀書的人,都會感受到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多樣性不足。與此同時,因為相信香港國際化程度較高而來港攻讀學位的內地生,也少了接觸不同文化的機會。

以國際教育作為第四大產業的澳洲為例,澳洲聯邦教育部於疫情即將完結時,就發布了《國際教育策略2021-2030》10年藍圖,旨在為疫情後如何復蘇經濟做準備。該報告提到國際學生來源要更多元化,原因之一是要降低財務風險:一些澳洲大學有多達80%的國際生來自同一國家,它們須承擔的財務風險極高,因為海外市場變化會對院校帶來衝擊。此外,生源單一,無論對國際或是國內生而言,學習體驗都會下降。可見,「國際教育樞紐」的信譽和文化多樣性,既會宏觀地影響院校營運,亦會微觀地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師生關係。

軟性推廣 了解他國國情

針對生源問題,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提到要向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招手。但與此同時,全球不少地區早已經以新興國家為目標。除了澳洲有更新藍圖之外,韓國有大學在10多年前已經針對性地「出口」教育,他們看準的就是阿聯酋需要從石油業轉型而對科學技術人才的渴求。故此,在推廣高等教育層面,香港需面對很多成熟的競爭對手。

除了高等教育,有議員亦指香港的中學文憑試課程(DSE)廣受國際認可,也可成為賣點。說到「出口」中小學教育,有些國家不止以成績作賣點,還以文化作軟性推廣。以日本為例,他們向外推廣日式教育時,賣點之一就是教育制度培養的人際關係、集體意識與禮儀,例如學生在班級內分擔打掃和供餐等工作、須參加集體訓練等。又例如日本的防災教育做得非常好,這些教育內容在其他地區的教育系統中較為少見。據日本傳媒報道,有中東國家就引入了日式教育,以加強學生的社會性和集體意識。日式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功,部分也源於他們自大約10年前起,就已建立一個官商民及學校法人協作的平台,而不止是由政府層面對外宣傳。

香港一直予人國際化的形象,除了要繼續確保教育質素和師生國際化,我們還需找到自己的軟實力,以及針對性地了解其他國家正尋求哪類型的人才。畢竟,只着眼於自己要搶什麼人才,而不了解別人需要什麼,別人是沒有太大誘因跟我們合作。當鄰近地區早已起步,香港如要達到「國際教育樞紐」的目標,單靠增加學額和加強海外展覽,而沒有具戰略視野的研究,是遠遠不夠的。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