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人們寧願在社交媒體上看新聞,都不願點開新聞手機程式,因為前者的演算法送上源源不絕的精彩內容,後者則顯得沉悶。新聞媒體在什麼方面有機會勝過科技企業的演算法?
新聞媒體不用演算法,第一是編輯室瞧不起由電腦推薦文章,認為新聞排版應該由經驗豐富的編輯決定;第二是沒錢,無法處理演算法背後動用的大數據;第三點較少人談及,就是新聞媒體的盈利模式跟社交媒體南轅北轍。
資深媒體人Thomas Baekdal在其個人電子報撰文,分析新聞媒體為何不能硬套社交媒體的演算法。YouTube創作人常常呼籲觀眾訂閱他們的頻道,但Baekdal指出,每條YouTube片近九成的流量都來自非訂閱者;即使一個頻道的訂戶人數上百萬,每條片都僅得一成流量來自粉絲,其餘流量全部來自沒有訂閱的人。
這是因為科技公司發現,由演算法所推薦的內容,比起用戶自己所追蹤的頻道,更加切合用戶興趣,即是演算法比起我們自己更加了解我們喜歡看什麼。我們沉迷於社交媒體動態消息上所推薦的內容,卻沒有發現很多內容都出自我們聞所未聞的頻道。
但Baekdal指出,這做法在新聞媒體上行不通,因為社交媒體創造內容的成本是零,平台僅利用用戶所創作的東西發送出去。新聞機構恰恰相反,拍攝和撰文佔最大開支,因此不能像社交平台一樣,向用戶瘋狂推送100條短片;反而是要考慮如何用10條片做到100條片的效果,令讀者滿意。
內容需令讀者有得着
社交媒體搶去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新聞機構不能再以流量賺錢,紛紛轉攻訂閱制,用最少的文章帶來最大收入。因此新聞機構不能像社交媒體一樣,狂推沒頭沒腦的短片為讀者「殺時間」,而是要發布言之有物、令讀者有所得着的深度內容,才能有效將讀者轉化為付費訂戶。
Baekdal建議,新聞機構推薦內容時應該「想像未來」。舉個例:社交媒體會為愛看單車的用戶推送更多單車內容;惟新聞讀者看了一宗單車意外的新聞後,下一步想看的不一定是更多意外新聞,而是單車安全資訊、全港最安全與危險的單車地段,甚至相關保險。讀者看新聞不止是想燒時間,而是想有所獲益,如此一來他們才願意付錢買資訊。不然他們何不繼續留在社交媒體打發時間?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