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陳智傑

陳智傑:財經和政治新聞的民意解讀

【明報文章】最近內地財金當局推出一連串「救市」措施,使上海及香港金融市場「波幅」連連,再次令全球矚目。財經新聞對金融市場的解讀,跟政治新聞解讀選舉民意,有一相映成趣之處:再專業的專家,永遠都有「睇錯市」的時刻。

選民和股民的反應,不時都會跟官員、政治人物、大股東和專家們「捉迷藏」。如何捕捉大眾所思所想、分析社會大勢,同樣是政治民意研究和金融市場分析的重點課題。然而兩者對如何理解民意,似乎有不同結論。

金融市場的「相反理論」

20世紀德國著名金融投機者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曾描述自己起初踏入股票市場時,便有前輩教曉他一件事:「這裏的一切(股票市場走勢)都取決於一件事,就是這裏的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台北: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四版五刷,第92頁)

科斯托蘭尼以「股票」和「傻瓜」來比喻金融市場資產的供求關係。以「傻瓜」兩字來形容股民,雖然聽起來不甚悅耳,但卻脗合在金融市場中頗為流行甚至街知巷聞的「相反理論」——當人人談論股市,連平時甚少投資的朋友都關心股價,便要小心;相反,若人人聞「股」色變、避之則吉,那可能便是「入市」良機。

人棄我取、人有我走的故事,大家有所耳聞。姑勿論人心是否難以捉摸,在投資界和財經新聞的「相反理論」中,「大多數人」一般而言通常都並不聰明。投資者若要成功,便要跟「大多數人」有所不同。在財經新聞和評述中,「散戶」——泛指「大多數」股民——通常都會賠本;而「大戶」或「聰明錢」(smart money),大都是在這些財經故事中成功運用「相反理論」的人。

然而,具規模的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似乎亦未必一定是贏家。2007年由美國次按風暴掀起的金融海嘯,着着實實地告誡大家,機構投資者及它們的優秀交易員,也可有機會如「散戶」般做出錯誤決定。

大眾是否「傻瓜」?

「大多數人」是否「傻瓜」的問題,同樣出現在政治民意研究的爭論。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究竟能否選任賢能?還是所謂的「大選」,不過是政治公關工程和選舉資源的較勁?這個研究問題的關鍵是,選民在做政治投票時是審慎理智行事,還是隨意按個人喜好投下神聖一票?

20世紀初美國政論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便批評所謂「民眾眼睛是雪亮」的講法。他認為大多數人都主要關心自己生活圈子的人和事,而對於國際和軍政大事則主要源自新聞給予的印象;但新聞傳媒所呈現的世界,實則是由全國的政治及經濟精英圈子所左右。其後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政治學者康弗斯(Philip E. Converse)也從研究數據中提出佐證,點出選民在政策及政治議題的任意選擇,以及有悖於政治事實基礎的個人認知。

跟財經界中「相反理論」不同的是,選舉政治的民意研究學者嘗試提出異議,反駁指「選民是傻瓜」的說法。首先,我們無理由要求選民在政治知識上「全知全能」,亦不應因為民眾誤解公共事務而指稱他們「不理性」投票。一個人就算再不關心時事,但當在大選這關鍵時刻中對選舉「上心」,按自己的政治意願,尋找關鍵的政治資訊去做決定,亦是一種理性的政治表態。

「不理性」民意 或是集體智慧

此外,正因選舉結果和民意走勢不時都出乎意料,方能令行政當局和議會謹慎行事,時刻留意民情變化,不會自以為十分掌握民意。有時一些所謂「不理性」的投票結果和民意走勢,換個角度看,可能正是民間社會的一種集體智慧或情緒變化。

倘以選舉政治的民意研究來看金融市場,資產格價、指數波動也算是一種集體情緒和反應。不同的是,在金融市場幾乎每一天都是選舉天,境內和境外的集體情緒及反應往往更強烈,更容易令官員、政治人物、大股東和專家們感到難以捉摸。因此,財經新聞也有較大空間去詮釋金融市場的「民意」。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智傑]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