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古語有云「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香港正處於發展轉折期和自我革新的深水期;如何更好地完成這一過程,特區政府需具備長遠眼光和有更高層次凝聚力的策略。更進一步領悟這句古語的內涵,則督促香港政府要具備一定的危機意識和風險把控意識。
香港需打造自身「不可替代性」
所謂危機與風險,既來自外部國際環境,也來自內部政府自身和社會結構變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地面臨複雜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挑戰;只有通過系統及科學的宏觀策略,才能有效應對這些挑戰,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根據宏觀發展策略的指引,特區政府制訂長遠的政策目標指向性更強,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
另外,目前香港更需打造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以協調內部資源和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引導投資、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協助市民的事業及生活拾級而上,提升經濟整體素質,縮小貧富差距,真正提升港人幸福感。
就外部環境,最典型的是香港長期以來被視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但近年其他城市如新加坡、倫敦、紐約等,也不斷提升其金融服務水準,給香港帶來外部壓力。新加坡通過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稅收政策和金融監管環境,吸引了大量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
此外,倫敦和紐約在資本市場、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領域,依然保持強勁競爭力。愈是面對來自海外的競爭,香港愈要勇於面向世界舞台,不要局限自己在舒適圈。唯有保持真正的國際之都,方能令香港在大灣區保持獨特性。
而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深圳、廣州和珠海等城市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香港需積極參與大灣區的政策制訂、推動政策協同和對接、減少制度性的障礙,促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在定位及角色方面,香港可加強令大灣區走向國際化角色。
就內部結構而言,如今香港需求新求變,要有自我革新的意志力及能力,更需要全社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恰恰對如今特區政府班子提出更高要求。
回歸「以治理效果為目標」
本屆政府上任後推出不同新政,足以體現勇氣和決心,這對於推動政府內部改革和改善社會風氣,有積極意義。對香港市民而言,他們真正關注的是公務員的「務實」能力、實現市民福祉的水準。實際來說,在「以結果為目標」的指導思想下,未來特區政府需進一步提升整體管治效能——於KPI(關鍵績效指標)與服務精神中間取得平衡,是政府需深入思考的一點。
要明確的是,完成KPI並不等同實現了好的治理。目前特區政府各部門制定的KPI,可以說是「各自為政」,並無一個統一的宏觀目標;即使各自完成了目標,惟由於力量分散,不同司局之間也無法形成強大凝聚力,以實現更宏大的終極目標。
促進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需打破「資訊孤島」,形成合力。所謂「心往一處想」,則要求通過高效跨部門團隊,針對複雜問題來綜合治理,引入靈活的管理模式,鼓勵創新和試點,回歸「以治理效果為目標」的施政方式。
宏觀認識人口結構變化 精準調整施政
論及根本,人口問題是香港長遠發展的根本挑戰。勞動力對長者人口比率的下滑,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可小覷。一般而言,隨着勞動力對老年人口比例的進一步下跌,GDP(本地生產總值)中長期增速將重心下移。
2022年底香港人口約有747萬,較2021年底減少約7萬人,跌幅0.9%;2022年總勞動人口為377萬,就業人數有361萬。而按勞工及福利局2019年提交的《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預計2027年本地人力供應只有357萬,但人力需求則有374萬,供求差額達17萬人。
香港近乎沒有天然資源,以服務業著稱,人力資源非常重要。目前零售服務業、醫療、科技、工程等領域,人才短缺非常嚴峻。並且,通過分析過往政府統計處對人口數量的預計和實際水準的差距,想必屆時實際缺口會更大。人口政策需要較長遠計劃,配合世界走勢。香港政府應當從宏觀層面認識本地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精準調整施政方向。
高效治理 離不開公眾參與
內部風險把控的最終極難題,則是政府如何實現更高效的自我管理。高效的政府治理,離不開公眾的全方位參與。公共參與能夠增強政府透明度和問責性,讓市民在決策過程中發揮更積極作用。當公眾能夠參與政策制訂和實施時,他們的聲音和需求能夠被更好地反映,從而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適應性,增強社會凝聚力,鼓勵不同群體之間的對話與合作,減少社會矛盾和衝突。
通過參與政府決策的制訂過程,市民不僅能夠增進對政府工作的理解和信任,還能夠激發他們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從而推動社會的共同發展。當政府號召來自不同背景和經驗的公眾提供多樣化的視角及解決方案,這更能夠幫助政府更全面地識別問題,及制訂應對措施。總之,增強公共參與不僅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最後,香港的發展面對諸多挑戰,倒逼政府不能夠再洋洋自得。當香港特區政府真正做到擁有足夠的危機意識、風險管控能力,並配合科學的治理方法,相信不需要再重複強調市民幸福感,每個人都自然而然可以感受到社會的積極變化。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