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香港的旅遊吸引力不言而喻,但近年也面對不少挑戰。2023年訪港旅客人次為3400萬,這個數字雖然顯示出旅遊業的復蘇迹象,但與疫情前的高峰相比,仍有差距。如何吸引更多遊客,不論是內地還是國際遊客,成為了香港旅遊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最近,內地對多國實施144小時免簽過境政策,「中國遊」成為國際熱點。香港擁有大量國際航點,我們要有決心令香港成為「中國遊」的必到一站,鞏固旅遊樞紐地位。
在如何吸引遊客方面,貴州榕江縣的「村超」足球旅遊,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賽事不僅振興鄉村體育文化,火遍全網,成了「現象級」的鄉村多元民族嘉年華,小小的縣城也吸引了過千萬遊客,透過足球讓遊客發掘榕江乃至貴州之美。
同樣,香港人外遊的最熱門地點日本,雖然消費不低,但通過法律規範旅遊市場和堅持「優質服務」理念,令旅客賓至如歸;加上傳統與流行文化的相互碰撞,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澳門則是透過旅遊基建的高度整合,給遊客最便利、最多元的旅遊體驗,令澳門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這些經驗,即地方特色、優質服務、多元文化和便利性,對香港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本港旅遊資源 需有效整合推廣
其實,香港的旅遊潛力遠不止於此。香港是世界上少有的咫尺之地能夠同時擁有綠色、文化、盛事、體育、特色購物等不同領域的旅遊元素。但筆者認為,這些資源需有效整合及有力推廣,以提升遊客的體驗。比如香港優美的海灘和郊野公園,都是世界級的。這些豐富的自然風光,配合中西文化薈萃背景,構成美麗的風景線。惟可惜的是,很多沙灘和郊野公園都欠缺基本的餐飲和住宿設施,令遊客卻步。
盛事旅遊方面,無論是國際七人欖球賽、馬拉松賽事,還是香港藝術節,有動有靜,都是亮點盛事;加上啟德體育園即將建成,如何填滿、善用這些國際級場地,既是一大壓力,也帶來機遇。
至於特色購物,我近年發現不少遊客專程來港購買外地進口的動漫產品,但香港竟然沒有一個動漫流行文化城。何不打造一個「港版秋葉原」,同時推動零售、文化和旅遊產業?
擴闊旅遊路線,就要實踐「無處不旅遊,區區有特色」的理念。以屯門區為例,這裏的6個泳灘各有特色——動感的水上活動、日落美景充滿浪漫氣息,當然少不了避風塘市場的海鮮美食;也可拜訪千年古寺——青山禪寺,從而了解香港歷史。但由於屯門一直被視為住宅區,這些旅遊資源被白白浪費,未能為屯門區增值。
筆者建議在青山灣建設漁人碼頭,提升沙灘配套設施,將社區層面的「沙灘節」升格為全港的年度盛事;活化、美化河道,使它成為親水文化的「打卡點」;撥地興建新酒店,發揮屯門區的「多橋頭經濟」,即鄰近機場、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大橋的地利優勢。
拆牆鬆綁 激活市場
旅遊業對於一個地區的意義,遠不止於經濟和就業增長;它更是一個地區的最佳推廣名片。通過旅遊業,可以向世界展示香港的獨特魅力和文化特色,增強香港的國際影響力。文化、體育和旅遊事業需要傳承,培育人才非常重要,也要協助傳統旅業轉型,政策亦要拆牆鬆綁、激活市場。它們之間的互動和相輔相成,能夠迸發出無限火花。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榮譽會董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