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國家教育部早前公布第二批納入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國優計劃)的13所試點大學,其中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將是首次以本港高校的身分參加。今次國優計劃主要鼓勵內地與香港研究生相互學習、交流;而有志從事教育工作的內地研究生,透過計劃赴港修讀相關課程後,特別是攻讀理工科的研究生學位,如能達到指定要求及完成實習,其資格可等同本地認可的師資培訓,將有資格在港任職中小學教師。預計首批學生最快於2025/26學年入學,估計畢業生如獲聘任,最快2027/28學年才能成為教師。
國優計劃的緣起
為貫徹落實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精神,國家將把加強教師團隊培訓及建構完整的教育體系視為首要推動工作。因此於2023年起開啟國優計劃,第一期有30所內地高校納入計劃,只有1600多名申請者脫穎而出獲取錄,為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育工作奠下基礎。當中獲國優計劃取錄的研究生可享「免試認定」,即豁免參加教師資格考試,並能在畢業後到支持計劃的中小學任職。
獲取錄的研究生需參與為期5年的專業發展計劃,包括國家級教師培訓、教學管理等課程,以培育他們成為未來學校的領導層,致力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而落實培育高素質中小學教師的目標工作。
與首批院校相比,今次第二批試點名單把本港大學納入計劃,讓內地與香港教師能互相交流實踐教學。而參與的研究生如計劃在當地任教,均可享「免試認定」的相同待遇,以鼓勵研究生留在當地做教師,共享教學及師資培訓資源。
為香港培養科教人才的新路向
環顧世界科技領域的急速發展,要重點培養科技人才,回應「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需要,為高質量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將是國際競賽的決勝關鍵。為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重要戰略,去年本港施政報告已就推動小學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教育開設小學科學科,以「科學探究」和「工程設計與創新」為課程重點。教育局亦已預算向小學提供35萬元津貼供學校購置學與教資源,並設立「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基地」,為現職教師有系統地舉辦專業培訓課程,以增強任教科學科的信心和能力。
然而隨着小一及小四級於2025/26學年開展小學科學科,並逐年推展至其他級別,過去一年教育界對STEAM教師的需求有增無減。
教育局雖早於2022年已為學界提供為期3年的先導計劃,讓小學能聘請只持有STEAM學科學位但未完成小學教育師資培訓的人作為常額教師,希望吸納更多科學專業人士加入教師隊伍,但客觀上始終未改「求過於供」的局面。考慮到本地科教人才不足的因素,國優計劃可視為教育界的專才補充,在質量和數量上為學校提供更多入職教師的潛在選擇。
以校本管理精神決定教師錄用
據《教育條例》第42條,任何人必須向教育局的教師註冊小組申請註冊,並獲檢定教員或准用教員資格,方能在學校任教。當中屬檢定教員的教師,須持教師證書或相關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如持有認可的師資培訓資歷,除了香港永久居民之外,非香港永久居民只要持有效工作簽證、香港特區簽證身分書等,亦可申請為檢定教員。
至於持非本地學歷學位的準教師,在首次入職前須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申請評審學歷,確保所持學歷與本地學歷相若,以符合學位教師的最低要求。
由於國優計劃主要是為加強創科教師等培訓的「研究生課程」,已從根本上符合學位教師的最低要求,因此免卻學歷評審的程序可視為合理安排。另外,在聘請教師的遴選上,只要學校在校本管理的精神下,根據《教師專業操守指引》,透過成立甄選委員會,按校情、家長寄望和人力資源等需要,清晰訂立甄選程序和準則,從多方面考慮求職者學歷、專長、經驗、教育熱誠及專業資格等,客觀評估求職者擔任教學職務的履歷和能力,相信將一如既往地為確保教師質素,做好行之有效的把關工作。
寄語:當務之急乃建立創科教學人才庫
國際競爭環境激烈,香港要實現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致力培育建立創科教學人才庫,實屬當務之急。筆者期望國優計劃可提高理工科研究生投身教育工作的意欲,為香港提供更多科教人才作儲備,讓他們的科技專業知識和創新精神可教授予本港學生,做好準備面向世界人工智能潮流的新一課。
作者是教聯會理事、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副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