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現代香港是殖民主義的產物,處處都留下了港英殖民統治的深厚痕迹。1942年5月,一本名為《英華文摘》的中文雜誌,就曾摘登一個叫莫克森(G. C. Moxon)的作者所寫短文〈閒話香港〉中譯本,其中說到:「今日的香港是一座現代的城市,有着一切為科學與經驗所能供應的快意事物」;「在不足一世紀之內,把這個孤懸海中不毛小島變成一座近代大城市,大概將永為英國殖民偉業中最驚人的業績之一吧。」
殖民權力 影響深遠
20世紀的殖民主義者肩負用自己的所謂「優越」文明,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上全面管治和塑造被殖民統治國家及地區的任務。殖民權力具有無遠弗屆的壓迫性、歧視性、規訓性、改造性和對抗性,其對被迫處於殖民統治之下的地區及其人民的影響,是長期而深遠的。
殖民主義嫺熟使用文化工具,其產生的文化影響也不可低估。以英屬印度殖民地為主要對象的底層研究學派(subaltern studies)代表人物納吉特.古哈(Ranajit Guha)就認為,英帝國在南亞的殖民權力,熟練地附會於印度傳統文化觀念中的暴力觀念,同時輔之以文明進步為名的話術欺騙,以及西方殖民者自詡的對於落後民族的道德優越義務,構成一個混合的權力結構。
殖民權力的主要任務,是確立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觀,製造殖民者對於被殖民民族的文化優越地位,建立起以西方霸權為基石的文明等級格局,固化處於被殖民統治地位的弱勢文明對於自身文化的自卑和蔑視,以及對殖民者文化的崇拜和嚮往。
中國官方認為,香港從來就不是殖民地,但長期處於港英的殖民統治之下。一個多世紀的殖民管治,不能不使殖民主義文化遺產對香港本地的政治發展、政治話語乃至管治思維產生持續影響。今天,要真正落實香港的進一步改革與發展,就必須切實破除這些殖民主義文化影響,方可贏得更大創新空間。
殖民主義文化的三方面影響
殖民主義文化遺產對香港的持續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第一,殖民主義者給香港社會遺留了一整套高度對抗性(contentious)的政治話語,及在本地持續推動這些話語的政治議程儲備。由港英政府推動的「代議制民主」文化,即是很好的例子。香港在港英殖民統治之下沒有民主可言。港英政府在香港推動所謂代議制民主的進程,與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同步展開,構成殖民統治者政治撤退部署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促使回歸後的香港社會「民主拒中」。
1983年1月28日,英國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說,「我們必須發展香港的民主架構,使它能在短時間內達成獨立或自治(註1)」——清晰表明英國政府給香港遺留的所謂「代議制民主觀」所具有的高度政治性。在20世紀90年代,末代總督彭定康所推進的「三違反」政制改革,繼承、落實並發展了戴卓爾夫人制定的策略,把對抗性「民主」文化引入到香港的政治制度、社會輿論,甚至是對於香港前途的願景構建過程中,其文化影響具有長期性。
第二,殖民主義者推崇的所謂「小政府,大社會」的管治哲學及理念,對回歸後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建設,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香港的所謂「小政府」理念,起源於由1961至1971年間擔任香港財政司的英國殖民地官員郭伯偉(John Cowperthwaite)發明的「不干預政策」;後來被他的繼任者夏鼎基(Charles Philip Haddon-Cave)修改為「積極不干預政策」,但政治實質未變。
「大社會,小政府」的管治文化,適應英國殖民者在傳統工業經濟時代對殖民地施以經濟掠奪的需要,卻難以適應一個變化了的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它一方面難以適應新的技術革命浪潮,另一方面也無法滿足蓬勃發展的中產階級,對更優化的政府服務、經濟增長和管治質量的多重要求。惟由於殖民文化遺產的堅固影響力,要對此推行適應時代的變革,可謂困難重重。
第三,殖民主義遺留勢力掌握文化工具,在回歸後的香港保留了高度文化影響力。殖民主義從來都是一個文化工程。正如阿吉爾.古布塔(Akhil Gupta)與詹姆士.弗格森(James Ferguson)所說的那樣,「把文化作為一種秩序的觀念,自然是西方思想中久已建立的理念。這種秩序是永續常在的,如同霍布斯(Thomas Hobbes)筆下的利維坦(Leviathan)一般,足以抵抗不斷出現的各種混亂與失範的威脅」(註2)。
殖民主義遺產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文化影響是持續的;其對於香港青年一代的影響,尤其更是不容忽視。近年來,香港管治中所一度出現的嚴重困難局面,也正是由這樣的深刻複雜內外因素所共同造就。
改革進程裏需探討的議題
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如何採取綜合措施破除殖民主義者遺留的文化遺產及其文化影響,使香港改革發展得以脫離其影響,開闢新的局面?如何在落實一國兩制過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積極與世界不同文明文化實現交流互鑑?如何在香港的發展願景中,實現既有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又有全球文化八面來風的良好場景?這些問題,相信都是在香港進一步深化改革進程中,值得全社會考慮與探討的重要議題。
註1:戴卓爾夫人,《戴卓爾夫人回憶錄(下)》,香港:博益出版集團,1994年,頁362
註2:Akhil Gupta and James Ferguson, "Culture, Power, Place: Ethnography at the End of an Era", in Culture, Power, Place: 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Anthropology, edited by Akhil Gupta & James Fergus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ham, NC & London, HK), 1997, p.4
作者是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