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趙文宗

趙文宗:觀美國選戰——自戀者統治下 不服從就是問題

【明報文章】筆者單位的同事約酒,我已表明醫生囑咐戒酒,但見他滿肚怨懟,唯有仗義捨命陪君子。「何事苦惱呀?」,我問。「不就是本市的著名『芬佬』(基金經理)」,同事說。我很奇怪:「這位大哥是你多年朋友,識於微時,他還剛被委任什麼什麼主席,官運日隆。我以為他會扶你一把,你也快高升吧。」

同事瞪着我:「講笑!人家寂寂無名,尚可稱兄道弟共甘苦、把酒言歡。剛發迹就開始『大頭症』。當了個主席,就即問可否拉線做高級委員。之後傳聞四出,說他雖想全職從政,但乏人支持欣賞。他一面否認,一面『捉鬼』。前幾天,某重點學校叫我試水溫,問問大哥是否願意出任校董。他當然願意,但不想一口答應,又想知有何職責、任期等細節。(我說「那應該呀,是超認真的態度」)我同意,但我不想再當中間人傳話。過了幾天,大哥又問我,為什麼學校還未聯絡他。又是誰先找誰的面子小把戲。當然,我也覺得學校作為邀請方,應主動聯絡大哥。我便跟大哥說,如果你覺得不高興,不如我幫你找個漂亮理由,推掉邀請吧。他的回覆精彩:『兄弟不要衝動。你要學習如何做中間人呀。』哈。」

我學者上身,心平氣和地說:「按心理分析理論,你這位大哥極度自戀。」

每個人都自戀 只是程度不同

心理分析學派的鼻祖弗洛依德的自戀定義最簡單易明。他將個人澎湃洶湧、不可言狀的心理能量(即libido)二分:一是以自己為愛慾目標的,一是以外在之人和物為對象的。每當遇上困難、絕境時,人便將對外之欲念/能量完全回向自己。所以,當事人對事件脈絡的主觀感覺至為重要——其他人認為上述「大哥」未夠資格做委員是合情合理的客觀分析,這並不窒礙他自覺仕途完敗,以致由間中關心身邊人(包括我同事),化變為只顧自己感受。換言之,他一直過分高估自己,以為自己是眾人焦點。「大哥」因此會以為自己爭取獲委任委員失敗這事,野心受創,會被眾生嗆聲「唱通街」,十分無面,要解釋。

另一位心理分析大師拉康,則由嬰兒認識自己是完整個體的過程檢視自戀。他認為嬰兒脫離母體後,並不知自己可以協調和控制身體的活動,直至從鏡中(即世間眾生的凝視及期待)看到、感到自己統一的形象,是為著名的鏡像階段(mirror stage);他由此十分疼愛此影像,即自戀。要注意的是:人關顧的只是一個形象,一個他自以為「美好」的影像,因此他會不斷努力維護源自外在的尊重及肯定,例如不斷渴求勳章及名銜(例如高級委員、學校校董);代價就是容易忽略、漠視自己的缺點和短處。自戀者遇上問題時,會覺得原因是別人脆弱及「不負責任」——例如上述面子糾紛,不會自己爽直解決,卻只會指摘他人不懂人情世故。

特朗普令人畏懼擔心之處

哲學家齊澤克比拉康更進一步指出:自戀者並非自願自戀,而是被命令自戀。他的意思是,人藉鏡像而建立的主體並沒有自我欲望;他的欲望就是主流社會秩序統治下眾生的欲望(註1,頁40、55;還記得在電影《公開試當真》中,許賢說他想入大學是因為他媽媽想他入大學嗎?)。所以,自戀者眼中的美好,他之所以執著這種美好,並非他的個人選擇,而只是符號秩序(道德、法律)強制他一定要誓死堅持主流對美好的最高定義——自戀者不是要當一個好人,而是須成為眾生景仰的完美好人楷模。

這正是特朗普令世人畏懼擔心之處。早於2015年,美國雜誌Vanity Fair一篇文章已引述專家意見,指特朗普是最典型的自戀者:他只享受注目(所以常語不驚人誓不休),不接受失敗——選舉失利,就是投票、數票有黑幕;被控刑事罪,就是司法機關誣陷他(註2)。他永遠沒錯,錯的、壞的全是反對他的人。這完全是自戀者人辦的思考行為模式。

過去,我們以為自戀者是孤狼,只會孤芳自賞。然而特朗普正好相反,即便眾所周知他經常信口開河、滿口謊言,他聲望仍高、支持者眾多。按以上提及的齊澤克分析,特朗普及他陣營都是刻下主流秩序不停大量生產的複製品。是故自戀者並不孤單,毫不孤芳自賞。特朗普萬一再次選上美國總統,帶入行政機關的,甚至附帶帶入並控制國會的,都是分享同一價值觀的自戀者聯盟成員。

自戀人士操縱的政府和議會,如何運作?在制訂政策、草擬法律時,他們會覺得開會、諮詢就是收納同聲同氣自戀者的支持。他們既然永遠是對的,何須集思廣益?諮詢期可以縮短,甚至刪除;臨時取消既定公開會議,也不需亦不會補開——因為開會、諮詢只是走過場的「做場戲」而已。

在自戀者政府眼中,反對者、質疑者、不明白政策法例草案者,統統是犯了低級錯誤,或是企圖推翻製造自戀者的既有秩序。自戀者政府對於這類「非我族類」提出的意見,無論是否有建設性,一律群起反擊、惡言相向,或嗤之以鼻不予理會。為了以後滅聲,自戀者官員甚至無懼公開承認小器,警告反對者、質疑者再發言就後果自負。

自戀者會反省,當他們的世界終結時

當然,自戀者的宇宙早晚會分崩離析,因為自戀者不單無法面對本身問題,更喪失了應對世界多元存在和光速改變的能力。必須明白:社會並非只得自戀者的一個秩序(每個民族、每個部落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及規則);常理世界觀亦因數碼科技、虛擬世界的出現,而變得模糊不穩定——人於網絡世界元宇宙的角色扮演,愈來愈比現實的身分存在更現實。

面對如此多元多變的世界,自戀者無法適應,加上不願聽不同意見,他及他的同溫層只會不斷奮力將世界硬帶回他熟悉的、他習慣的宇宙運作裏。這種企圖終會失敗——明顯,常理世界不會因自戀者主觀意願而停止變化。當生產自戀者的符號秩序溶解弱勢,自戀者便終於不得不反省。

再以特朗普為例,要他深切反思,就是當以美國資本主義為本位的霸權秩序逐漸崩潰的時候。也就是說,有權有勢的自戀者都是「唔見棺材唔流眼淚」。只是,屆時一切反省都為時太晚了;整個社會都已伴着自戀者一起沉淪。

註1:Tupinambá, G. & Yao, Y. (2013). Hegel, Lacan, Zizek. New York: Atropos.

註2:Henry Alford, "Is Donald Trump Actually a Narcissist? Therapists Weigh In!", Vanity Fair, Nov 11, 2015.

作者是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嚴元浩講席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趙文宗]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