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區詠芷

區詠芷:落實垃圾收費 用行動證明香港仍是亞洲國際都會

【明報文章】近日有言論認為應再三延後甚至擱置垃圾收費計劃。對此,本人深感遺憾,並擔心相關言論會不必要地引起社會分化,影響國家的碳中和發展方向,忽略肩負亞洲國際都會的應有之義,背棄香港特區政府4任特首的施政方針於不顧。

垃圾收費,在廢物管理學中,從來都是核心的政策措施,是整個減少廢物中的火車頭。全球多個先進城市,早已經推行按量收取垃圾費的模式。至於內地,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等4個部委亦提出《關於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全面落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以按量收費取代。

透過適量的經濟手段,推動市民從生活中減廢,多行一步做回收,從而帶動整個回收渠道,以至改革上游的產品及包裝設計,這就是垃圾收費的立法原意,因為大家也深明無成本的棄置方式,只會換來無止境的堆填,及過百億元建造焚化爐的代價。香港冀成為一個宜居又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難道我們要每7至10年就要為覓地建爐而爭吵一番嗎?

怎麼今天的我們想打倒昨天的我們

垃圾收費不是新鮮事,早於1998年,董建華先生領導的特區政府規劃環境地政局就推出《減少廢物綱要計劃》,提出考慮堆填區收費計劃。至2005年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表《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更提出以垃圾收費等污者自付原則的政策為先,回收、焚化為輔,堆填為最後手段的藍圖。

至曾蔭權先生的政府,於2012年提出第一次的垃圾以按量收費模式的政策諮詢,獲得多數(近六成)市民支持。

到梁振英先生的政府,2014年提出第二次更具體的垃圾按量收費執行細節公眾諮詢。諮詢意見其後在林鄭月娥女士的政府下,於2017年提交立法會討論,並於2018至2021年審議,於2021年8月26日在37票支持、1票反對下,議案獲通過。垃圾收費,從來都是負責任的政府應積極考慮的施政重點。我們一起走過垃圾收費之路,超過20年,怎麼今天的我們就想打倒昨天的我們?

由收費帶動減廢回收 非新鮮事物

事實上,為準備垃圾按量收費,香港絕大多數屋苑的回收分類早已由以往的3色分類(藍廢紙、啡塑膠、黃金屬),進化到至少8種基本回收類別(包括玻璃樽、光管/慳電膽、紙包飲品盒、充電池、小家電、「四電一腦」、舊衣、廚餘等)。為照顧單幢樓及以「獎勵」方式吸引市民多行一步,香港更創新地以全天候的儲分換禮物方式,設立覆蓋全港18區的「綠在區區」,其規模更由10年前的數間,大幅增至今天有逾180個公共收集點的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包括11個回收環保站、40個回收便利點及超過130個回收流動點,網絡更包括50個公共屋邨。

韓國是亞洲之中較早推行垃圾收費的地區,1995年剛收費前,回收率只不過15%,而廚餘回收於3年後的1998年才全面展開。至收費實施10年,2007年韓國全國回收率已大幅攀升至57%。我曾以官式身分走訪首爾市環保署,當地官員表示,首爾市曾想興建9座焚化爐以解決垃圾圍城問題;但隨着垃圾收費落實,垃圾量大減,最終只建了4座。

收費與回收 須雙管齊下

其實由收費帶動至減廢及回收,對香港也不是新鮮事物,早於2005年實施的建築廢物收費計劃,本港建築垃圾量也於2006年應聲下跌37%,回收率由七成升至今天的93%。

收費與回收,兩者既是因亦是果,必須雙管齊下,否則再多的回收配套也是徒然。還記得數年前,當筆者仍是環境局長政治助理的時候,本港耗資16億元興建的第一所廚餘廠O.PARK1建成,當時不停走訪及邀約多間在港生產的大型食品工廠、酒店、商場、屋苑甚至大學校園開展廚餘分類及收集。可惜當時因沒有垃圾收費的推動力,不少企業及屋苑也擔心額外行政成本,而婉拒向環保署交出廚餘;直至垃圾收費議案塵埃落定,才爭相要求環保署的廚餘回收安排。

又,早年推行玻璃樽回收安排,有市民投訴屋苑無回收配套。翻查資料,原來屋苑管理單位擔心玻璃樽影響衛生環境,就索性收起環保署安排的回收桶,不讓居民回收。事件反映了回收配套只是硬件,無垃圾收費政策的軟件推動,對多數企業及市民而言,身體才最誠實,支持環保也只可以暫時留於口號層面。

扭轉習慣 從來不易

垃圾收費走至今天,得來不易,因為我們明白扭轉習慣亦從來不易。垃圾從生活中產生,亦必須從我們每一個市民的日常生活開始,由源頭減少。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首個全國生態日再次呼籲,希望全社會可以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香港乃亞洲國際都會,配合國家,盡地球公民的責任,我們希望香港可以邁向可持續發展,還是繼續等待大家再三準備呢?從今晚大家棄置垃圾時開始,懇請大家多想一回。

作者是前環境局長政治助理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區詠芷]

上 / 下一篇新聞